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圣书字的宗教符号性

发布时间:2017-04-13 08:27

  本文关键词:圣书字的宗教符号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古埃及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圣书字体是最古老的图画兼音素于一体的成熟的文字体系.除了圣书字体,在古埃及历史上先后还出现了祭司体、世俗体和科普特文字。圣书字主要出现在宗教祭祀场合,刻在石像或碑铭上,用来记述宗教和历史文献等。而其他几种类型的文字体则是普遍用于社会的管理上。圣书文字无论从造型审美到其在社会场合的运用,都置身于宗教思维中,作为宗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展示符号,出现在了宗教膜拜仪式场上。 近代考古发现表明,古埃及的宗教倾向于单一主神多神教。古埃及宗教中具有成熟的灵魂观,著名的《亡灵书》指引了古埃及人如何经历死后的各种历险,到达人生另一个循环的起点。埃及人对于死亡更加重视,对于生命轮回、灵魂不灭的宗教创作活动和礼仪祭奠都格外重视,才兴起了大规模的陵墓、神庙的艺术的建造活动。因此古埃及的艺术创造可以说是宗教艺术的创造。邱紫华在《东方美术史》中,,提到宗教在埃及社会的重要性时,说:“文学几乎等同于宗教赞美诗和祈祷辞;哲学基本上是宗教信条和说教;雕塑和绘画表达的是宗教思想。反之,也可以这样讲:古埃及的原始宗教就是艺术性的宗教,艺术是宗教性的艺术。”神庙和陵墓是埃及宗教艺术的典型,是载有神圣符号的建筑物,也是宗教膜拜的仪式场合。在这两个主要的仪式场合内,雕塑、绘画、文字等符号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雕塑、绘画和建筑都是非流动性的静默式宗教符号,圣书字记录的宗教祈祷文是激活这些静默艺术后的神明,是人神沟通的重要媒介。 本文以符号学方法论为指导,从符号性质的角度认识宗教,将宗教看做是一个由文字、言语、图像、建筑以及各种仪式行为构成的多元符号场,其中的每一个符号元素都与其他符号元素构成互补性的依存关系,因此我们把圣书字置于这样一个宗教符号场内,然后进一步指出,圣书字的性质是在与该宗教符号场中其他符号要素的关系中被定义的,从而展示了研究圣书字的一个符号学新视角。 本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从圣书字本体的角度考察了它的宗教符号性质。具体包括圣书字作为神的文字的种种神性特点,如神性临摹、正面律、互渗律、观念化形式等。与此同时还考察了圣书字与其他宗教符号在符号化方式中的同构性。 第二部分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宗教本质上是一个符号仪式场:神庙和陵墓,以及宗教符号场内的几种宗教元素符号:雕塑、浮雕、绘画和圣书字等。在这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圣书字是核心因素,有效地联系了其他几种符号,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种符号关系场。
【关键词】:圣书字 符号元素 宗教仪式符号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圣书字的宗教符号性10-31
  • 1.1 古埃及文字概述10-13
  • 1.2 古埃及宗教及其影响13-15
  • 1.3 圣书字神性特点15-16
  • 1.4 圣书字与其他象征元素共通的宗教性表达原则16-31
  • 1.4.1 神性临摹原则16-20
  • 1.4.2 互渗律原则20-22
  • 1.4.3 正面律原则22-25
  • 1.4.4 观念化形式25-31
  • 第二章 古埃及宗教符号系统31-43
  • 2.1 宗教符号场及其符号元素31-36
  • 2.2 圣书字是宗教仪式的核心元素36-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5
  • 附录45-63
  • 后记63-64
  • 个人简介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东;“玛阿特”与“道”的哲学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2 孟慧;古埃及“正面律”与文艺复兴“透视法”[J];艺海;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圣书字的宗教符号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3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