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论衡》的命理学思想新探
发布时间:2017-04-15 02:08
本文关键词:王充《论衡》的命理学思想新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法,以王充坎坷的仕途经历及其强烈的功利心为着眼点,结合两汉时期的相命习俗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研究王充《论衡》前15篇的命理学思想。本文的主旨,即在于从民俗学的角度,为理解王充的命理学思想,提供新的可能。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王充及其《论衡》以及王充命理学思想研究综述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王充及其《论衡》将着重对王充强烈的功利心、驳杂的学术思想体系以及《论衡》坎坷的历史命运进行介绍;而王充命理学思想研究综述,将分别对唯物主义学派、邓红以及其他一些试图还原王充命理学思想本来面目的观点,进行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为王充命理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将分别通过“命”与“性”、“天”“气”、“时”、“体”、“求”的六组关系,勾勒出王充命理学思想的轮廓。与此同时,将王充命理学思想中存在的矛盾以及命理学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简单的介绍。结合王充坎坷的仕途经历与强烈的功利心,“命”对于王充及其《论衡》来说,可以说是生命体验的总结与升华。 第三部分为王充对于世俗迷信禁忌的批判。王充的批判,涉及范围极广,且能在批判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世俗迷信禁忌流行的原因。然而,王充的批判并不是彻底的,其中尤可注意者,便是他打着批判卜筮的旗号,实则为卜筮进行辩护。王充宣称《论衡》以“疾虚妄”为宗旨,王充对于世俗迷信禁忌的激烈批判,与其对于命运的崇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更加突出了王充对于命运的虔诚态度。 第四部分为两汉相命习俗。本章将着重对两汉时期流行的卜筮、相术进行介绍,突出卜筮的世俗化倾向、汉易的繁荣以及相术的空前狂热,与此同时,对两汉时期存在的星命术、八字推命术、五行干支生肖算命、测字算命等其他相命习俗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五部分为两汉相命习俗的社会影响。在政治、军事方面,相命术无论是在决策、释疑以及人事的任用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相命习俗之于两汉时人的影响,有时简直已经得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在两汉人的婚姻、交友过程中,我们都能够看到相命术与相士的身影,不仅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相命术已经成为他们在人生失意时的重要精神依托。 第六部分为全文的总结。以往对于王充命理学思想的研究,多侧重于哲学或思想史的角度,而往往忽视了王充命理学思想诞生于两汉这一相命习俗空前流行的时代。本文的主旨,即在于从民俗学的角度,以民俗的规约性与易感染性为切入点,为理解王充的命理学思想,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关键词】:王充 命理学思想 两汉相命习俗 民俗学 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34.8;B99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绪论11-57
- (一) 选题缘起11-12
- (二) 王充其人12-33
- 1. 功利心13-17
- 2. 《论衡》中的两个世界:家国理想与世俗生活17-18
- 3. 王充与李白之对比18-20
- 4. 王充之学识20-33
- (三) 关于王充命理学思想的研究33-57
- 1. 命理学思想的历史争议33-35
- 2. 命理学思想的几个研究套路35-36
- 3. 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王充命理学思想研究36-44
- 4. 邓红关于王充命理学思想的研究44-48
- 5. 还原命理学思想本来面目的努力48-57
- 二、王充的命理学思想57-85
- (一) 命理学思想的具体内容57-78
- 1. “命”与“性”58-61
- 2. “命”与“天”61-63
- 3. “命”与”气”63-67
- 4. “命”与“时”67-71
- 5. “命”与“体”71-75
- 6. “命”与“求”75-78
- (二) 命理学思想中的矛盾78-80
- 1.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79-80
- 2. “治有期,乱有时”80
- (三) 命理学思想的理论来源80-82
- (四) 生命体验的总结与升华82-85
- 三、王充对于世俗迷信禁忌的批判85-103
- (一) 王充“疾虚妄”之批判精神85-87
- (二) 鬼神信仰与祭祀、厚葬87-95
- 1. 鬼神信仰88-92
- 2. 祭祀92-94
- 3. 薄葬94-95
- (三) 世俗迷信禁忌95-99
- 1. 批判范围广95-96
- 2. 对于世俗迷信禁忌成因的分析96-97
- 3. 批判但未完全否定97-99
- (四) 卜筮99-101
- (五) 王充之不足101-103
- 四、两汉相命习俗103-121
- (一) 卜筮103-110
- 1. 卜筮溯源103-107
- 2. 卜筮的世俗化发展与汉易的兴盛107-110
- (二) 相术110-117
- 1. 相术溯源110-113
- 2. 两汉相术的迷狂113-117
- (三) 其他相命术117-121
- 1. 星命术117-118
- 2. 八字推命118-119
- 3. 五行、干支、生肖论命119-120
- 4. 测字算命120-121
- 五、两汉相命习俗的社会影响121-131
- (一) 政治121-126
- (二) 军事126-127
- (三) 日常生活127-128
- (四) 余论128-131
- 六、民俗学与理解王充命理学思想的新视角131-136
- (一) 民俗的易感染性131-133
- (二) 民俗生活中的王充133-136
- 结语:人生的命运·哲学的问题·民俗学的视角136-138
- 参考文献138-1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49-150
- 致谢150-1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王充道家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孔繁;王充命定论思想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02期
3 周桂钿;王充性命论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4 王德裕;战斗唯物主义者王充为什么陷入宿命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金东敏;关于王充命定论的二重结构(制度)的考察[J];当代韩国;2004年01期
6 董治安;汉代《易》的承传与《易》学的演化——《两汉群经流传概说》之一[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张华强;;职场史上的“最牛自荐”——妙读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J];管理@人;2011年Z1期
8 周桂钿;简评王充《问孔》、《非韩》、《刺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9 王敬平;;王充“命”论思想中蕴涵的启蒙意识[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蒋祖怡;;论王充的《政务》之书[J];杭州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王充《论衡》的命理学思想新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