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教思想对杭州风景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9:06

  本文关键词:佛教思想对杭州风景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佛教思想在传入中国后,深深地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契合。佛教的思想理念,恰好迎合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节,体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风景名胜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统治阶级的态度、佛教宗派的发展、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的梳理,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发展的兴衰。整理出了杭州地区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的分布,并从宏观上总结了佛教思想对杭州风景区的形成、分布的影响。同时,整理了杭州市风景区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的景观特色,包括风景区中寺院的选址、空间序列组织、景名景联等,整理了不同的风景资源形式,如摩崖石刻、塔等。分析和提出了在佛教思想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布局形式,可以分为廊院式、自由式、中轴式建筑布局等三种形式。本文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从宏观层面上梳理杭州风景区与佛教思想的联系,以及在种种佛教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布局、选址等的特色,从而增加对杭州风景区历史研究整体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佛教 风景区 寺院 景观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8;TU984.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9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9-12
  • 1.3.1 国内研究动态9-12
  • 1.3.2 国外研究动态12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12-15
  • 1.4.1 研究范围12-13
  • 1.4.2 研究主要内容13
  • 1.4.3 技术路线13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14
  • 1.4.5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14-15
  • 2 佛教思想对杭州市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15-81
  • 2.1 东汉15
  • 2.2 三国、两晋、南北朝15-29
  • 2.2.1 三国15-18
  • 2.2.2 两晋18-24
  • 2.2.3 南北朝24-29
  • 2.3 隋、唐29-39
  • 2.3.1 隋唐帝王对佛教的支持29-31
  • 2.3.2 佛法大乘之突起31-33
  • 2.3.3 隋唐寺院的兴盛33-35
  • 2.3.4 杭州风景区格局初步形成35-39
  • 2.4 五代吴越39-50
  • 2.4.1 历代钱王对佛教的支持39-41
  • 2.4.2 吴越寺院“倍于九国”41-43
  • 2.4.3 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43-45
  • 2.4.4 吴越杭州风景区建设45-50
  • 2.5 两宋50-65
  • 2.5.1 国土归宋,帝王支持50-55
  • 2.5.2 佛教派别的融合、远传日本55-57
  • 2.5.3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57-60
  • 2.5.4 宋朝杭州风景区的建设60-65
  • 2.6 元、明65-72
  • 2.6.1 元、明佛教政策65
  • 2.6.2 杭州佛教中心的转移65-68
  • 2.6.3 元、明杭州风景区的发展68-72
  • 2.7 清72-77
  • 2.7.1 皇帝南巡对佛教巩固72-73
  • 2.7.2 清代佛教派别的发展73-74
  • 2.7.3 清初佛教寺庙的复兴74-76
  • 2.7.4 清代杭州风景区的发展76-77
  • 2.8 近、现代77-81
  • 2.8.1 近现代的宗派发展77-78
  • 2.8.2 近现代杭州佛教与海外佛教的交流78-79
  • 2.8.3 近现代的寺庙发展状况79-80
  • 2.8.4 近现代的风景区发展80-81
  • 3 佛教思想对杭州市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81-102
  • 3.1 佛教思想对寺院选址的影响81-86
  • 3.1.1 山水崇拜81-86
  • 3.1.2 崇尚隐逸86
  • 3.2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86-91
  • 3.2.1 利用步行道路组织空间序列87-88
  • 3.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88
  • 3.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88-91
  • 3.3 佛教思想对景名、景联的影响91-94
  • 3.3.1 僧人对景名、景联的影响91
  • 3.3.2 崇佛帝王对景名、景联的影响91-93
  • 3.3.3 文人墨客对景名、景联的影响93-94
  • 3.4 佛教思想影响下特殊的风景资源形式94-102
  • 3.4.1 摩崖石刻95-100
  • 3.4.2 浮屠(佛塔)100-102
  • 4 佛教思想影响下的风景区的特殊建筑布局形式102-110
  • 4.1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102-106
  • 4.1.1 廊院式建筑布局102
  • 4.1.2 自由式建筑布局102-104
  • 4.1.3 中轴式建筑布局--伽蓝七堂104-106
  • 4.2 佛寺的整体布局方式106-107
  • 4.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107-110
  • 4.3.1 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107-109
  • 4.3.2 建筑空间营造手法109-110
  • 5 总结与展望110-114
  • 5.1 总结110-112
  • 5.2 展望112-114
  • 参考文献114-117
  • 图表目录117-119
  • 附录119-146
  • 个人简介146-147
  • 导师简介147-148
  • 致谢1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坤;谢灵运佛教思想论略[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继光;;李白与佛教思想[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国金刚大学 郑柄朝 朴光哲 译;南北朝佛教研究的地理性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方立天;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五)[N];太原日报;2010年

3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魏建震;燕赵思想家在中国哲学思想史的贡献与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丁力;无聊的思想[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学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文明交流互鉴中佛教文化的价值[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公仲;依然故我[N];文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黄振伟;长篇小说应坚守自己的尊严[N];财经时报;2006年

8 ;秦岭:中国宗教旅游知名目的地[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玄宗女贵莲(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军峰;佛教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在当代[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沈雅彤;佛教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佛塔类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一乔;白居易与佛教[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蒋莺;佛教思想对杭州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5 许静;论佛教思想对丰子恺散文创作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黄忠瑶;佛教思想和谐观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7 赵晨霞;试论佛教思想在宫泽贤治文学中的反映[D];外交学院;2015年

8 宋慧娟;我国佛教经济公正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玲玲;试论佛教慈悲思想及其当代践履[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肖自强;屠隆佛教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佛教思想对杭州风景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8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