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基督宗教心理观
发布时间:2017-04-20 15:19
本文关键词:荣格的基督宗教心理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经受到弗洛伊德的赏识、一度被指定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继承人”和“王储”的荣格,由于观点分歧而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派。他提出心理结构整体论的方法,尤其是引入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等概念,对心理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对荣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对荣格宗教观的研究非常少见。本文在介绍了荣格生平和著作,总结了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和宗教观,并在此基础上从上帝的形象和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分析两个方面集中探讨了他的基督教心理观,并对他的基督教心理观的特点、贡献和局限性等方面做了系统论述。 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这一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荣格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发展。笔者把荣格的学术思想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对他年少的经历、与弗洛伊德的关系、学术思想的发展及成就作了简要分析和介绍。第二章总结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和宗教观。笔者从思想渊源、形成发展、理论架构等方面分别作了阐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荣格在上帝形象问题上的观点。笔者从年少时宗教经验对荣格的影响、集体潜意识的原型理论以及个体化过程等方面作了阐述。第四章阐述了荣格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分析。笔者从三位一体的古代文明中的原型、三位一体的原型论、对三个位格的心理分析以及第四位格的问题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第五章是对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全面评价。笔者总结了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内容、特点、贡献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说明。上述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所在。 本文认为荣格虽然拥有基督徒的身份,但是他不是基督徒,而是一个有灵性追求的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角度对传统基督教的分析属一家之言,对于他作为心理学家来看待基督宗教的观点,当然也不能从神学的角度评判,我们应该看到他以本人经历及其临床治疗病人的宗教经验为基础的基督教心理观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荣格 宗教心理学 上帝形象 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分析 基督教心理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20
- 一、选题依据9-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三、研究现状11-18
- 四、研究进路18-20
- 第一章 荣格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发展20-30
- 第一节 学术思想的萌芽——年少时的经历20-24
- 第二节 学术思想的奠基——对弗洛伊德的追随24-26
- 第三节 学术思想的转变——与弗洛伊德的决裂26-27
- 第四节 学术思想的大成——大师般的成就27-29
- 第五节 学术思想的升华——晚年的收获29-30
- 第二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宗教观30-48
- 第一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30-34
- 一、时代背景30
- 二、思想渊源30-32
- 三、荣格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分歧32-34
- 第二节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34-41
- 一、基本假设和理论基础34-36
- 二、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6-41
- 第三节 荣格论宗教41-48
- 一、荣格的宗教概念41-42
- 二、荣格宗教观的心理学解释42-46
- 三、荣格宗教观的方法论46-48
- 第三章 荣格论上帝的形象48-81
- 第一节 荣格儿时梦中的上帝形象48-50
- 第二节 上帝是集体潜意识的原型50-65
- 一、上帝原型思想的源起50-51
- 二、来自集体潜意识的原型51-54
- 三、上帝的原型形式——一种心灵事实54-58
- 四、上帝原型内容——象征58-65
- 第三节 个体化过程和上帝形象65-81
- 一、个体化过程66-70
- 二、个体化过程的两个阶段70-72
- 三、个体化过程与宗教经验——自性象征与上帝形象的同一性72-76
- 四、个体化过程与上帝三一形象的对应76-79
- 五、小结79-81
- 第四章 荣格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分析81-106
- 第一节 前基督时代文明中的相似形象81-88
- 一、巴比伦文明中的三位一体雏形82-83
- 二、埃及的神话思想对三位一体的影响83-84
- 三、希腊数学哲学对三位一体的影响84-88
- 第二节 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88-94
- 一、对柏拉图三位一体哲学思想的认识88-89
- 二、三位一体的原型论89
- 三、关于圣灵的原型形象89-91
- 四、上帝三位一体象征的张力91-93
- 五、小结93-94
- 第三节 对三位一体的心理学理解94-98
- 一、原型的心理学假设94-95
- 二、对基督原型的心理认知95-97
- 三、圣灵是对未知心理事实的一种表达97-98
- 第四节 第四位格的问题98-106
- 一、四位一体的概念和原型99-103
- 二、四位一体的心理学基础103-104
- 三、四位一体与自性原型104-105
- 四、小结105-106
- 第五章 对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评价106-123
- 第一节 荣格的基督教心理观106-110
- 一、荣格基于原型的上帝观106-107
- 二、分析心理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107-109
- 三、分析心理学与基督教三一论109-110
- 第二节 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特点110-113
- 一、从宗教的人出发,重视自我的内心体验110-111
- 二、注重在同理心基础上对传统基督教的再思考111
- 三、以治疗导向的基督教心理观111-113
- 第三节 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贡献113-117
- 一、从历史传承角度探讨基督教的象征113-114
- 二、引起人们对基督教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关注114-115
- 三、对传统基督教世界的积极影响115-116
- 四、开放的国际化视野116-117
- 第四节 荣格基督教心理观的局限性117-120
- 一、心理学神学化倾向117-119
- 二、神秘主义倾向119-120
-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120-123
- 一、追求灵性的心理学家荣格120-121
- 二、关于灵性的讨论121-123
- 附录一 荣格全集目录123-130
- 附录二 几个重要的术语及解释130-138
- 附录三 弗洛伊德致荣格的信138-141
- 参考文献141-148
- 后记1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明敏;精神分析理论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丁丽君;灵性及灵性干预的扎根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荣格的基督宗教心理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