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的道家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3:14
本文关键词:《黄帝四经》的道家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黄帝四经》是黄老道家的重要代表作,出自战国前期的齐国稷下黄老学派之手。“黄”指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始祖;“老”指老子,是中国的第一位哲学家,著有《老子》。黄老学派尊崇黄帝和老子为其学派创始人,同时还吸收了儒家、墨家和法家的一些思想。根据《史记》记载,黄老学派的道家思想在西汉初年十分盛行。 《黄帝四经》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它一方面继承了《老子》中关于“道”的思想,认为“道”既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普遍性的规律;它又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援“法”入“道”,用天道推衍人事,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养生、处世、治国等方面的思想。 本文将立足《黄帝四经》的文本,从天道观、修养论、治国论三个方面梳理其思想,先从细微处加以理解。具体来说,天道观是关于“道”的思想,包括本体性的“道”和规律性的“法”(法则)两部分,其重点在于阐明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以及阴阳、形名、度、时等重要范畴。修养论是关于个体自身修养的思想,包括养生和处世两部分,其重点在于阐明持守雌节的处世原则。治国论是关于治理国家、一统天下的思想,包括方略、王术和用兵三部分,其重点在于阐明无为而治、刑德并用等基本思想以及王术、征伐。天道观是《黄帝四经》的理论基础,修养论和治国论都是天道观在人事上的推衍,而全书的重心则是落在治国论上。本文始终将这条天道推衍人事的核心思路一以贯之,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书中的道家思想。 另外,本文在梳理《黄帝四经》道家思想的同时,还将其与《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以逐渐理清其思想的总体特征。在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最终将《黄帝四经》道家思想的总体特征概括为“消极的入世主义”。消极,是道家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黄帝四经》对《老子》的继承;入世,则是《黄帝四经》区别于老、庄的特色之处,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黄帝四经》 道家思想 道 法 消极的入世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文献综述7-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黄帝四经》简介9-12
- 一、命名9-10
- 二、作者及成书年代10-11
- 三、内容结构11-12
- 第二节 关于本文的写作12-15
- 一、相关的研究现状12-13
- 二、本文的内容结构13-15
- 第二章 《黄帝四经》的天道观15-33
- 第一节 以"道"为体15-22
- 一、"道"的特质15-19
- 二、"道"的功用19-20
- 三、天道与人道20-22
- 第二节 以"法"为用22-33
- 一、阴阳为纲23-25
- 二、循名究理25-27
- 三、抱道执度27-30
- 四、因时秉宜30-33
- 第三章 《黄帝四经》的修养论33-45
- 第一节 养生33-36
- 一、养身34-35
- 二、养神35-36
- 第二节 处世36-45
- 一、持守雌节37-41
- 二、崇义尚功41-43
- 三、节俭适欲43-45
- 第四章 《黄帝四经》的治国论45-65
- 第一节 方略45-51
- 一、无为而治45-47
- 二、刑德并用47-48
- 三、以法治国48-49
- 四、审知四度49-50
- 五、明辨四境50-51
- 第二节 王术51-60
- 一、等级有序52-54
- 二、赏罚分明54-55
- 三、审知六分55-59
- 四、六柄三名59
- 五、尚贤重士59-60
- 第三节 用兵60-65
- 一、寝兵60-62
- 二、诛禁62-65
- 第五章 结语65-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黎明;黄老治道及其现代价值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先秦黄老之学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2 殷乐;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因循思想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黄帝四经》的道家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