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沈阳太清宫升疏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1:05

  本文关键词:沈阳太清宫升疏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择沈阳太清宫的升疏文化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以此去探讨太清宫对于其所在的本土社会的作用。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太清宫的道士在升疏文化活动中用饱含命定论、因果报应论、知足常乐说、顺其自然说等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道教思想)的材料针对信众的所祈所愿进行劝说、教化、开导,,起到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身心调适功能。通过升疏活动,太清宫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全真派的道观,它成为了一个充满特色的心理诊所、中医诊所、养生会所和对信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四位一体的场所。
【关键词】:太清宫 升疏 命定论 因果报应 知足常乐 顺其自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图表目录8-9
  • 绪论9-13
  • 0.1 研究的动机9
  • 0.2 研究的目标9-10
  • 0.3 研究的现状10-11
  • 0.4 研究的方法11
  • 0.5 创新之处11
  • 0.6 研究的意义11-13
  • 1 沈阳太清宫概况13-15
  • 2 太清宫的升疏文化简介15-25
  • 2.1 基本概念15
  • 2.2 实质与源流15
  • 2.3 疏文内容15-17
  • 2.4 步骤17-18
  • 2.5 戒律规定18-24
  • 2.5.1 颜色方面的规定18-19
  • 2.5.2 格式方面的规定19-20
  • 2.5.3 日期方面的规定20-22
  • 2.5.4 写作风格方面的规定22
  • 2.5.5 情感状态方面的规定22
  • 2.5.6 礼仪行为方面的规定22-23
  • 2.5.7 对于装疏文之纸筒的规定23
  • 2.5.8 对于如何焚烧疏文的规定23-24
  • 2.6 破戒的后果24-25
  • 3 升疏活动中道士对信众的主要劝化思想及其功能25-42
  • 3.1 命定论25-27
  • 3.2 因果报应论27-29
  • 3.3 忏悔消灾论29-30
  • 3.4 灵魂学说30-31
  • 3.5 “缘”论31-32
  • 3.6 顺其自然说32-33
  • 3.7 经典“神通”论33-34
  • 3.8 知足常乐说34-37
  • 3.9 养生思想37-42
  • 结束语 升疏活动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之总结42-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一 纸筒47-48
  • 附录二 调查问卷表样本48-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成;;建立在死亡意识上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新释[J];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2 魏建亮;;幸福在哪里?——对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的反思[J];电影评介;2010年09期

3 王艳慧;;《白鲸》中的命定论思想浅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黄翠;;资本主义精神背后的宗教动力——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感[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董超;;唐代爱情小说的文化阐释[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6 何保林;;略论中国人的幸福观与和谐社会建设[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王艳文;;遵循传统的处世哲学——读迟子建的《日落碗窑》[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兰红梅;李珊;;弥尔顿作品中的清教主义元素解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赵本学;;先秦道家修身理念略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10 葛志毅;;“时”义解析及阴阳、道、儒相关思想之比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迈;施开红;;心态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之本[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叶

本文编号:327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7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