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非基督教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3:05

  本文关键词:非基督教运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22-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历时6年,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特别是运动后引起的全国性教会改革,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使其成为基督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以英文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透视非基督教运动。非基督教运动期间,《The Chinese Recorder》刊载了许多出自传教士之手的文章,间接地呈现出来华西人眼中的非基督教运动。通过分析杂志所载文章得知,教会方面对于此次运动发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及评价均有其自身的认识。虽然此次运动对基督教及其相关事工带来了损害,但教会对待此次运动的态度是较为客观与理性的。他们认为基督教屡遭诟病的原因是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在各方面的冲突。基督教要想在中国扩大基督福音的传播就必须剥离外国色彩,进行本色化运动。非基督教运动期间,教会方面以《The ChineseRecorder》中所提本色化的方法,对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并做出了调整。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不但对基督教的调整进行了回应,而且在教会事业的冲击下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及医疗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积极致力于改进,借此时机中国本土文化因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基督教而不断丰富多彩。《The Chinese Recorder》作为教会在中国的“发言人”,不仅指导了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工作,而且还为教会与中国社会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使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最终使基督教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了本色化运动,为其夯实了立足中国的基础,扩大了基督福音的传播。 民族与宗教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大问题,对非基督教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现今民族宗教问题的解决,更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非基督教运动 《The Chinese Recorder》 冲突 调和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7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序言8-15
  • 一、 论题缘起8
  • 二、 学术史回顾8-12
  • 三、 研究方法12
  • 四、 研究重点与难点12-13
  • 五、 相关问题说明13
  • 六、 论文思路与框架13-15
  • 一、 《The Chinese Recorder》简介15-22
  • (一) 《The Chinese Recorder》的创立与发展15-18
  • (二) 《The Chinese Recorder》的宗旨、内容及相关情况18-22
  • 1. 杂志宗旨18
  • 2. 杂志的内容及相关情况18-22
  • 二、 《The Chinese Recorder》与中国基督教22-34
  • (一) 基督教在中国发展概述22-28
  • 1. 唐朝的景教22-23
  • 2. 元代的也里可温23-25
  • 3.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25-26
  • 4. 清中、晚期及民国初期的基督教26-28
  • (二) 《The Chinese Recorder》对中国基督教的记载与分析28-34
  • 1. 《The Chinese Recorder》与中国基督教教务现状28-31
  • 2. 《The Chinese Recorder》中传播基督福音的新方法31-34
  • 三、 《The Chinese Recorder》与非基督教运动34-53
  • (一) 非基督教运动的概况35-39
  • (二) 《The Chinese Recorder》对非基督教运动原因的分析39-41
  • (三) 《The Chinese Recorder》中中国基督教教育面临挑战的回应41-46
  • 1. 中国基督教教育面临的挑战41-44
  • 2. 《The Chinese Recorder》的回应44-46
  • (四) 《The Chinese Recorder》对基督教与不平等条约关系的认识46-50
  • (五) 《The Chinese Recorder》对基督教本色化措施的建议50-53
  • 四、 冲突与调和视角下的非基督教运动53-62
  • (一) 中方对非基督教运动的认识与评价53-55
  • (二) 《The Chinese Recorder》关于非基督教运动的认识与评价55-58
  • (三) 冲突与调和视角下的非基督教运动58-62
  • 结语62-63
  • 附录63-66
  • 参考文献66-72
  • 后记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飞亚;田燕妮;;同为异国传教人: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对天主教的态度转变解析——以The Chinese Recorder(1867—1941)为依据[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2 莫法有;基督教的中国化:历史和现实[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徐炳三;;从《教务杂志》看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穆斯林的传教活动[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孙涛;论非基督教运动的主要成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陶飞亚;共产国际代表与中国非基督教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3年05期

6 金刚,苏龙斌;基督教中国化历程考察[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J];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8 吴廷嘉,沈大德;中西文化冲突的性质及其根源——兼论两种文化的价值特征[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5期

9 郭若平;“非基督教运动”(1922—1927)研究概述[J];理论学习月刊;1997年11期

10 王美秀;基督教的中国化及其难点[J];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非基督教运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7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