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定与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04:16
本文关键词:论禅定与心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心理学以引领人类认识自身、促进心灵和谐为目的,它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千经万论,均以心为宗。致力于“心”的共同探索,构成了二者最基本的沟通面向。心理分析是独具特色的深度心理学流派,其核心“集体无意识”理论是公认的探索人类心灵最深远的代表,在心理健康与心理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禅定是佛教显教密宗共同宗奉的修持方法,随着佛学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为人类心身健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分析比较法为研究方法,对心理分析与禅定相通的思想及内容进行梳理,以进行理论及实践层面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禅定对心理治疗与心理教育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促进人们对心理分析、佛学禅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加强不同学科或领域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架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沟通的桥梁。 本研究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说明本研究选题的意义,以及禅定与心理分析比较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禅定的理论来源及深刻内涵。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旨部分,从心理分析的三个功能,即“安其不安”、“安其所安”、“明其心性”方面,分别与禅定的“止”、“观”及佛学内涵相比较,阐述其相通之处,从而更好的为心理健康服务。 第四部分是二者关系的哲学思考及结语。通过对身心关系的再次认识,以及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心理学解读,为个体在解读心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禅定 心理分析 心理治疗 心理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前言11-17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6
- 1.2.1 佛学与心理学13-14
- 1.2.2 佛学与心理分析14-15
- 1.2.3 禅定与心理学15-16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4.1 文献研究法16
- 1.4.2 分析比较法16-17
- 2 佛学理论概述及禅定在佛学中的地位17-23
- 2.1 佛学理论概述17-20
- 2.2 禅定在佛学中的地位20-23
- 3 禅定是什么23-28
- 3.1 概念23
- 3.2 禅定的种类23-24
- 3.3 禅定的修法24-26
- 3.4 禅定的原理及解释26-28
- 4 禅定与心理分析内容的若干联系研究28-45
- 4.1 禅定的佛学内涵与心理分析中的"安其所安"28-34
- 4.1.1 "苦"与基本焦虑28-29
- 4.1.2 "无我"与"自我"29-30
- 4.1.3 "不昧因果"与"英雄意象"30-31
- 4.1.4 "空"与"自性"31-32
- 4.1.5 "立地成佛"与整合"阴影"、"阿尼玛、姆斯"32-34
- 4.2 禅定中的"止"与心理分析中的"安其不安"34-38
- 4.2.1 止的内涵34-35
- 4.2.2 "安其不安"与沙盘游戏35
- 4.2.3 "止"与沙盘游戏35-36
- 4.2.4 放松训练与"修止"36-37
- 4.2.5 "定力"与"心灵能量"37-38
- 4.3 禅定中的"观"与心理分析中的"明其心性"38-45
- 4.3.1 观的内涵39-40
- 4.3.2" 心观"与积极想象40-41
- 4.3.3 "精神转化"与"自性化过程"41-43
- 4.3.4 "般若"与"智慧老人"43-45
- 5 禅定与心理分析的哲学思考45-50
- 5.1 心身关系的再探讨45-47
- 5.2 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心理学回归47-50
- 6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8-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粹然;禅宗与心理治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高颖;Mary Phillips;;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J];中国藏学;2010年01期
3 田明_";;佛学思想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共通之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4 忍法师;什么是佛教的解脱和如何得解脱[J];佛教文化;2003年06期
5 霍大同;关于禅定的一个心理学阐释[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6 释衍空;佛学、心理学与个人成长[J];法音;2001年12期
7 释昭慧;禅定与神通[J];法音;2002年06期
8 安容瑾;;禅宗思想与现代西方心理治疗流派关系解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06期
9 李琳;;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J];敦煌学辑刊;2010年01期
10 刘俊明;;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艳敏;禅修与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陆敬闪;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的启示[D];河海大学;2007年
3 阮氏桃;禅宗与现代心理疗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禅定与心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