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巴哈伊教是一种新兴的独立宗教。它的发展已遍布全世界,但世界对它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巴哈伊教于1894年传入美国。它很快得以在美国传播开来。在它传入美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具有新教背景的信徒持续在其信徒比例中占据主体地位。 在美国这一新教盛行的国度,巴哈伊教作为一个源自东方的宗教如何得以在美国立足呢?它又是凭借什么而不被强势的新教文化所同化,反而能在美国社会不断壮大的呢? 本文在从巴哈伊教的历史、理念、其在美国的发展及所处美国新教背景几方面进行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巴哈伊教和新教的实践,找出以上问题的原因,并在通篇探讨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及发展原因的过程中展示巴哈伊教对美国新教社会的影响。 论文由四个章节、一个引言部分和一个结语部分组成。引言介绍了论题的提出,目的,意义,对于论文的设计以及论文的局限性。第一章介绍巴哈伊教的产生及其基本理念,本章在对巴哈伊教的特点分析中结束;第二章回顾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并从美国巴哈伊社团自身的角度对其发展进行分析;第三章介绍美国的新教背景,并对美国新教对巴哈伊社团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巴哈伊教和新教的实践进行比较;结论部分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并以此得出巴哈伊教对新教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巴哈伊教 新教 新教流派 美国巴哈伊社团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Introduction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Baha'i Faith10-20
- 1.1 Middle Eastern Roots10-14
- 1.1.1 The Babi Faith11-13
- 1.1.2 The Baha'i Faith13-14
- 1.2 Basic Baha'i Principles14-17
- 1.3 Summary17-20
- Chapter Two The Baha'i Experience in America20-29
- 2.1 Phase One (1892-1921)20-22
- 2.2 Phase Two (1922-1962)22-24
- 2.3 Phase Three (1963-2000)24-26
- 2.4 Summary26-29
- Chapter Three Protestant Background of America29-39
- 3.1 American Protestant Landscape30-34
- 3.2 The Influence of Protestantism on the Baha'i Faith34-39
- Chapter Four Baha'i and Protestant Practices39-50
- 4.1 Racial Integration39-43
- 4.2 Women's Emancipation43-47
- 4.3 Inclusiveness and Unity47-50
- Conclusion50-55
- Bibliography55-60
-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60-62
- Acknowledgement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德贵;巴哈伊教:作为当代宗教的独特教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1期
2 吕耀军;巴哈伊教的诺露兹节[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3期
3 蔡德贵;对巴哈伊教基本状况之分析(上)[J];宗教学研究;1999年01期
4 李桂玲;巴哈伊教在台港澳地区的发展及现状[J];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03期
5 李维建;第二届巴哈伊教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4期
6 李维建;第三届巴哈伊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04期
7 周燮藩;美国巴哈伊社团访谈[J];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03期
8 吕耀军;;巴哈伊教《亚格达斯经》释义[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4期
9 闵家胤;巴哈伊教[J];民主与科学;1994年01期
10 蔡德贵;对巴哈伊教基本状况之分析(下)[J];宗教学研究;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剑英;;论以巴冲突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2 游斌;;多元一体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评蔡德贵主编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3 马平;;世界宗教热点问题面面观[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光;印度:一座宗教博物馆[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本报专稿 渠洋;去以色列涤荡身心复何求[N];世界报;2010年
3 加润国;宗教分类与儒教的类型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梁昕照 整理;人、人生与宗教[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翟江玲;从事宗教研究要有学术献身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张志鹏;宗教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加润国;民间信仰的鉴定和统计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秋实;青少年要学习无神论知识 不上邪教的当[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加润国(作者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宗教研究中心);宗教的历史类型[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李 茂 编译;英国首次发布宗教教育指导大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正选;全球治理中的巴哈伊国际社团[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玮;巴哈欧拉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庞秀成;巴哈伊基本教义:演进、传播及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柏静;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7年
2 崔立伟;近年来国内学界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8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