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功能之再探
发布时间:2017-04-26 17:13
本文关键词:宗教功能之再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产生着无法忽视的影响。宗教社会功能的理论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长历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是宗教社会学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运用社会学定性研究的方法,选取贵州安顺地区屯堡村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屯堡村寨历史文化背景、现状、宗教活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调查和资料搜集,结合宗教社会学功能理论,从宗教与社区、家庭、个人的关系入手,试图探讨宗教是否对于屯堡村寨文化、社区聚合、稳定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是提出论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然后,明确论文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概念;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对调查对象的概述。对屯堡村寨形成的历史原因、屯堡文化的主要特征、屯堡社区结构、家庭结构等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分析。在介绍屯堡村寨宗教信仰及主要宗教民俗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宗教与屯堡社会、家庭及个人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宗教功能 宗教信仰 宗教仪式 社会整合 安顺屯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17
- 第一节 研究意义6-13
- 一.问题的提出6-7
- 二.相关理论的梳理7-13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及应用13-15
- 一.宗教信仰的定义13
- 二.宗教仪式的定义13-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5-17
- 一.研究结构图15
- 二.文献的收集15-16
- 三.实地考察16-17
- 第二章 安顺地区屯堡村寨概况17-26
- 第一节 屯堡村寨地理环境概况及历史背景17-19
-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17-18
- 二.社会历史背景18-19
- 第二节 屯堡人及其文化的主要特征19-21
- 一.心理归宿上的指认19-20
- 二.“男商女耕”的经济生活20
- 三.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20
- 四.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色20-21
- 五.独特的服饰装扮及封闭的通婚圈21
- 第三节 屯堡宗族及家庭概况21-23
- 一.屯堡宗族的概况21-22
- 二.屯堡宗族的影响力22
- 三.家庭小型化22-23
- 四.家庭的分化23
- 第四节 发达的公共空间23-26
- 一.合法性组织23-24
- 二.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24
- 三.临时性的互惠互助团体24-26
- 第三章 宗教与屯堡社区26-42
- 第一节 自成一体的宗教体系26-30
- 一.信仰的多元与融合26-28
- 二.主要的地方保护神28-30
- 第二节 主要的宗教民俗活动30-34
- 一.人神互动的地戏表演30-32
- 二.屯堡妇女的佛事活动32-33
- 三.婚丧习俗中的礼仪33-34
- 第三节 宗教与屯堡社会系统34-37
- 一.汪公信仰与屯堡社会共同价值观35-36
- 二.地戏与屯堡族群意识36-37
- 三.宗教与屯堡社区文化37
- 第四节 宗教与屯堡家庭37-39
- 一.丧葬仪式的意义及作用37-38
- 二.祖先祭祀的意义及作用38-39
- 第五节 宗教与个体社会化39-42
- 一.宗教与个体价值观39-40
- 二.宗教与个体社会角色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06期
2 帅学剑;安顺地戏之魂—祭祀[J];中华手工;2005年01期
3 高师宁 ,释戒忍 ,史孝进 ,马云福 ,傅先伟 ,方建平;宗教的现代价值与社会意义[J];中国宗教;2003年05期
4 高师宁;宗教社会学在中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的特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宗教功能之再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8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