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止观与性具

发布时间:2017-04-26 23:08

  本文关键词:止观与性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天台宗是我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榃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止观学说,止观学说融实践、理论于一体而盛行于世。 “止观”在天台宗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智榃把它分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类。他分别对它们进行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从而,他借助“止观”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里面包容了自己一些独特思想,有一念三千,三谛圆融、性具善恶等。 其中,性具善恶是天台宗的奇特思想。按佛教的传统看法,佛性本是至善至净的,但智榃一改中印传统说,主张佛性不但本具善性,而且本具恶法。这一思想的提出,天台宗佛性论不但独树一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佛教更趋中国化。 智榃在他的止观体系中,以高超的哲学思辨水平论述了止观与性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他晚年的《摩诃止观》等著述中。止观与性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为性具恶,才有止观修习的必要性,因为性具善所以通过止观修习才有成佛的可能性。 天台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智榃佛性思想不可避免地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智榃的“性具”思想吸收了儒家中的“性恶”说和“性善恶混”等思想;一方面,智榃将道家“道”的本体论意义纳入佛教的“佛性”中,同时又坚持原有的佛教修持立场,使得天台佛性思想更加完善,更具有现实性。此外,“性具”思想还对后期中土佛性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情有性”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把中土佛性论推向了顶峰。
【关键词】:天台宗 止观 性具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46
【目录】:
  • 导言6-11
  • 第一节 止观概述6-7
  • 第二节 性具概述7-8
  • 第三节 天台宗研究现状8-9
  • 第四节 本文工作9-11
  • 第一章 智榃的止观体系11-23
  • 第一节 中国佛教止观溯源11-14
  • 第二节 智榃的三种止观14-21
  • 第三节 智榃止观双修说的意义21-23
  • 第二章 止观与性具23-32
  • 第一节 性具说23-26
  • 第二节 止观与性具26-30
  • 第三节 止观并重与去恶修善30-32
  • 第三章 评价32-38
  • 第一节 智榃的佛性论与儒道人性论32-34
  • 第二节 智榃佛性论对湛然“无情有性”说的影响34-38
  • 结束语38-39
  • 参考书目39-41
  • 后记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颖;《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希媚;宗喀巴止观哲学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2 丛明超;《金刚经》注疏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止观与性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