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莲花山圣水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6:16
本文关键词:辽宁莲花山圣水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秘密宗教的研究热潮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民间宗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底层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是宗教史研究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本文以辽宁省葫芦岛市莲花山圣水寺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该地区民间宗教文化现象,特别对该地区民间宗教——“儒门圣教”进行田野调查。 笔者扎根于基层,,特别是立足于乡镇寺庙,考察该地区的信仰现状,发现规律性东西及其特点。这不仅作为对该地区底层文化的一种观照,本文除了为相关理论提供实践考验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察,揭示实际存在的问题,试图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具有现实性意义。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学理上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定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阐述民国时期辽宁省民间宗教概况及其兴盛的原因。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乡镇寺庙——莲花山圣水寺,从寺庙的历史向度、建筑风格(布局)向度及文化向度着手透视该地区民间信仰的现状情况,以及对从该寺庙收集到的相关一手文献、经卷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民间宗教进行再认识、再反思,探讨民间宗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宗教 莲花山圣水寺 儒门圣教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0.1.1 选题背景8
- 0.1.2 选题意义8-9
- 0.2 国内外研究概况9-11
- 0.2.1 国内研究概况9-10
- 0.2.2 国外研究概况10-11
-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3
- 0.3.1 研究思路11
- 0.3.2 研究内容11
- 0.3.3 研究方法11-12
- 0.3.4 结构安排12
- 0.3.5 可能创新点12-13
- 1 对“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概念的梳理13-16
- 1.1 学术界的各种观点13-14
- 1.2 “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几种关系14-16
- 2 民国时期辽宁地区民间宗教分布概况及其流传原因16-23
- 2.1 民国时期辽宁地区民间宗教分布概况16-19
- 2.1.1 民国时期辽宁省民间宗教分布情况16-17
- 2.1.2 民国至解放初期辽西地区民间宗教分布概况17-19
- 2.2 辽宁地区民间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19-23
- 2.2.1 关内移民的大量涌入19-20
- 2.2.2 天灾人祸导致苦难者转向对他者的诉求20-21
- 2.2.3 民间宗教的亲民化特点21
- 2.2.4 社会背景与历史环境为民间宗教传播提供了契机21-23
- 3 葫芦岛莲花山圣水寺与儒门圣教23-80
- 3.1 辽宁莲花山圣水寺概况23-27
- 3.1.1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23
- 3.1.2 莲花山圣水寺概况23-27
- 3.2 莲花山圣水寺建筑空间向度研究27-42
- 3.2.1 圣水寺建筑格局27-31
- 3.2.2 圣水寺建筑风格及特色31-33
- 3.2.3 圣水寺建筑布局思想33-42
- 3.2.4 小结42
- 3.3 莲花山圣水寺文化空间向度研究42-68
- 3.3.1 圣水寺中的石碑分析43-46
- 3.3.2 圣水寺中的匾额分析46-60
- 3.3.3 圣水寺中的楹联分析60-62
- 3.3.4 圣水寺中的造像分析62-68
- 3.4 儒门圣教研究及其经卷68-76
- 3.4.1 儒门圣教之主要教义69-70
- 3.4.2 儒门圣教之流传与分布70-72
- 3.4.3 儒门圣教之经卷72-76
- 3.5 民国时期儒门圣教传播状况76-80
- 4 “儒门圣教”引发对民间宗教的再认识80-84
- 4.1 民间宗教的复兴策略——以莲花山圣水寺“儒门圣教”为例80-81
- 4.2 民间宗教对村镇地区产生的社会功能81-82
- 4.3 民间宗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82-84
- 结束语84-85
- 参考文献85-87
- 致谢87-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光;医巫闾山的山神崇拜及民间信仰[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牟钟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本文关键词:辽宁莲花山圣水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