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体认与适应:陇南宕昌藏族“凤凰山神”造像成因考析

发布时间:2021-08-13 05:14
  甘肃陇南宕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成分杂糅,其中以藏、汉文化的辨识度最为显著,这种特征在当地的造物活动中获得了比较全面的体现,当地最重要的民间宗教信仰——"凤凰山神"即是藏、汉文化最为集中的物化表现载体。其造像风格的确立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长期的汲取、转化、借鉴、重构,最终获得体认与适应的结果,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民间艺术的典型样本之一。 

【文章来源】:装饰.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汲取到转化
二、从借鉴到重构
三、从体认到适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仰的更迭:从“大鹏鸟”到“凤凰山神”——陇南宕昌山居藏族山神信仰异名化现象解析[J]. 卢永林,卢红娟.  云南社会科学. 2016(03)
[2]从宗教信仰及造像管窥陇南白马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J]. 余永红.  文化学刊. 2011(03)



本文编号:3339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39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