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能海法师般若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2:06

  本文关键词:能海法师般若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能海法师(1887~1967)是中国现代佛教著名高僧,般若思想是其思想核心。本文旨在研究其般若思想 般若思想是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佛教对一些基本的哲学命题的解释。在中国佛教中,般若思想在魏晋时期曾一度占据佛教学者研习的中心地位,然而进入隋唐,中国佛教诸宗派兴起,关于般若思想的研习便盛况不再,般若思想在中国佛教中实际上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直到近代,能海法师重扬般若思想,以般若思想为教法核心而称自宗为“大般若宗”,是佛教史和哲学史中应当受到关注的现象。 本文以能海法师的般若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能海法师著述言论中的散说的般若思想加以提炼与疏理,探求其结合《现证庄严论》与《中观论》两部论著对般若经的解读方式,及这种解读如何能够使其超越以往传统佛教对般若经的定位而把般若思想置于其宗派思想的核心地位,如何依此般若思想来处理异常复杂的佛教思想分立状况,并建立起完整的学修实践、僧团管理乃至佛教建设理论体系。尤其是能海法师作为一个具有开阔视野的现代僧人,般若思想作为其在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与向现代化转型时期作出的对佛教思想的全面思考,颇俱研究价值 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首先概述能海法师的生平与思想,并略述般若思想在印度及中国的传播状况,通过比较简略分析中国佛教般若思想的兴衰原因。其次考察能海法师对般若经典的重新定位,以此作为切入点挖掘他的般若思想的内涵、理论来源、理论效果。能海法师在对般若思想的完整阐发中,将其复置于佛教思想的核心地位,并以之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再次,阐述他的般若与修行实践相融合的思想,及他给予具体实践必要性的前所未有的坚定的理论支持。最后,考察他依据般若思想开展的实践修持、强调持戒以及讲学著述等状况。 结语部分是对能海法师般若思想的总结与评价。 尽管般若思想是能海法师的思想核心,但他未有专门关于般若思想的著述,因此本文采用解读与解释的方法从其著述中提取相关思想,并寻找其某些未特别加以论证的结论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逻辑推演显明其暗含的观点,由此勾勒出其思想的全体轮廓;也将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将其般若思想与传统佛教般若思想的比较,展现其思想特色,并从对比中考察传统佛教般若思想的隐藏的问题所在。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能海法师所阐发的般若思想不仅是他对佛教自身建设的思考,亦是他对佛教如何应对社会转型以及在新的社会中如何完成其弘化功能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能海法师 般若 实践 《现证庄严论》《中论》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言9-10
  • 第一章 引论10-26
  • 1.1 能海法师生平及其学佛行历10-16
  • 1.2 般若思想弘传过程略述16-26
  • 第二章 对般若经的重新定位26-44
  • 2.1 “般若为行经”27-33
  • 2.2 依据二论解般若33-39
  • 2.3 般若为一乘道39-44
  • 第三章 重于实践的般若思想44-55
  • 3.1 重于实践的原因分析45-51
  • 3.2 能海法师实践观的哲学分析51-55
  • 第四章 般若观的实践修持55-70
  • 4.1 宗依《菩提道次第》55-58
  • 4.2 以持戒为根本的实践方法58-64
  • 4.3 以念诵为枢纽的密乘修法64-65
  • 4.4 以慧行刻意获得实践智慧65-67
  • 4.5 经论研习、讲学著述特点67-70
  • 结语70-75
  • 主要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乐;能海法师根本乘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能海法师般若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3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