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可观:现代中国的扶箕与诠释
发布时间:2021-08-13 14:01
20世纪前半叶,扶箕这一"小道"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事实,在道院等秘密或半秘密宗教团体更为显著。为此,许地山、赵卫邦等人不约而同地展开了研究。站在科学主义立场,许地山将之归结为国人的侥幸心理和运气思想。这些评析得到了胡愈之、茅盾、柳存仁等人的称颂。与此不同,少有人关注的赵卫邦则将扶箕视为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力求在学理层面厘清扶箕在中国的起源及演进。他认为扶箕起于人类之误信箕帚具有法力,扶箕的本名是灯节时妇女的游戏"请紫姑",扶箕之名始于宋。在二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新近关于扶箕的民族志研究则认为扶箕的盛行是"非传统化倾向的一种反应"。长时段观之,扶箕在民国的盛行与人们对文字的崇拜、20世纪初叶汉字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以及传统"命学"边缘化的大势应该有着深度的关联。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扶箕在民国的盛行
二、迷信、社会事实与非传统化倾向的反应
三、月姑、紫姑及鸡姑
四、文字的魔力:另一种解释之可能
五、“小道”有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扶乩团体的慈善与著书:从《印光法师文钞》谈起[J]. 王见川. 新史学. 2019(01)
[2]人间无师问鬼神:民初国语运动中吴稚晖扶乩问音韵考[J]. 王宏超. 上海文化. 2019(06)
[3]抗战时期湖南的“破除迷信运动”[J]. 杨乔. 求索. 2018(02)
[4]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字拉丁化运动勃兴考述[J]. 湛晓白.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2)
[5]庙宇宗教、四大门与王奶奶——功能论视角下的燕大乡土宗教研究[J]. 岳永逸.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1)
[6]隐于“市”与“史”:赵卫邦与他的民俗学研究[J]. 岳永逸.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天眼、日常生活与街头巷尾[J]. 岳永逸. 读书. 2017(03)
[8]拼写方言:民国时期汉字拉丁化运动与国语运动之离合[J]. 湛晓白. 学术月刊. 2016(11)
[9]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广西壮族地区J县扶乩活动的文献和田野考察[J]. 杜树海. 宗教学研究. 2013(03)
[10]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J]. 李帆,朗宓榭. 社会科学. 2012(06)
本文编号:3340561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扶箕在民国的盛行
二、迷信、社会事实与非传统化倾向的反应
三、月姑、紫姑及鸡姑
四、文字的魔力:另一种解释之可能
五、“小道”有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扶乩团体的慈善与著书:从《印光法师文钞》谈起[J]. 王见川. 新史学. 2019(01)
[2]人间无师问鬼神:民初国语运动中吴稚晖扶乩问音韵考[J]. 王宏超. 上海文化. 2019(06)
[3]抗战时期湖南的“破除迷信运动”[J]. 杨乔. 求索. 2018(02)
[4]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字拉丁化运动勃兴考述[J]. 湛晓白.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2)
[5]庙宇宗教、四大门与王奶奶——功能论视角下的燕大乡土宗教研究[J]. 岳永逸.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1)
[6]隐于“市”与“史”:赵卫邦与他的民俗学研究[J]. 岳永逸.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天眼、日常生活与街头巷尾[J]. 岳永逸. 读书. 2017(03)
[8]拼写方言:民国时期汉字拉丁化运动与国语运动之离合[J]. 湛晓白. 学术月刊. 2016(11)
[9]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广西壮族地区J县扶乩活动的文献和田野考察[J]. 杜树海. 宗教学研究. 2013(03)
[10]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J]. 李帆,朗宓榭. 社会科学. 2012(06)
本文编号:334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4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