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宫庙”和“皇会”看天津妈祖信仰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04-29 09:09

  本文关键词:从“宫庙”和“皇会”看天津妈祖信仰的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妈祖是我国最著名的海神,妈祖崇拜起源于福建莆田的湄洲岛。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目前,妈祖信俗遍及我国沿海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有华人聚集的港口地区。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首个世界级信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妈祖崇拜于元代传入天津,在天津传播的过程中,天津民众赋予了妈祖更多、更实际的职能,妈祖遂也由起初的护海神逐渐转化为全能保护神;妈祖信仰与天津当地的民俗不断融合,产生了以天津天后宫与“皇会”为核心的天津妈祖文化。天津天后宫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妈祖信仰的中心,其自发的妈祖祭祀活动—“皇会”因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官方的支持遂更具影响力,成为了天津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近代被称为“全国各省唯一的神话盛事”。 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综述前人对天津妈祖信仰的已有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已有研究对天津妈祖信仰的现状分析与不足。第一章在简述妈祖信仰传入天津的时间和原因基础上,借鉴以往学者对于东、西二庙始建年代的判断,笔者肯定了“东庙的始建年代早于西庙”这一论断,并且得出东庙的始建年代应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至皇庆(1312年—1312年)之间,西庙应始建于泰定三年(1326年)的结论。第二章在详述天津天后宫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宫内富有天津民俗特色的装饰及供奉,探寻妈祖信仰与天津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分析妈祖由南方的护海神到天津化身为全能保护神的功能转变。第三章,回顾历史上的皇会,结合笔者调研的当代“皇会”—“妈祖诞辰1052周年祭祀大典及出巡散福”,参考“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比较今昔“皇会”的异同,指出皇会不仅承袭历史传统,再现昔日“皇会”的盛况,而且增强了天津与世界华人的情感交流,特别是成为两岸同胞妈祖文化交流的“纽带”,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与“皇会”道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生气蓬勃的民族精神。第四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以天津的天后宫及其背后的妈祖文化为例,探讨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妈祖文化的保护及传承的可行性方法。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再次重申对天津妈祖信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妈祖信仰 传播 宫庙 皇会 保护与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20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9-11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19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方法19-20
  • 第一章 妈祖信仰在天津的传播20-25
  • 第一节 妈祖信仰传入天津的原因20-21
  • 第二节 妈祖信仰传入天津的时间21-25
  • 第二章 天津地区的妈祖宫庙25-42
  • 第一节 天津地区的妈祖宫庙概况25-31
  • 2.1.1 历史上的妈祖宫庙25-27
  • 2.1.2 现存的妈祖宫庙27-31
  • 第二节 天津天后宫与地方民俗文化31-42
  • 2.2.1 天津天后宫的建筑格局31-37
  • 2.2.2 天津天后宫的民间特色37-42
  • 第三章 天津皇会42-59
  • 第一节 历史上的天津皇会42-47
  • 第二节 当代皇会与妈祖文化旅游节47-59
  • 第四章 天津妈祖宫庙及皇会的保护与传承59-63
  • 第一节 天津天后宫的保护与传承59-60
  • 第二节 天津皇会中表演团体“会”的保护与传承60-62
  • 第三节 妈祖信众对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推动62-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善庆;;《江海女神妈祖》评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Z1期

2 郭庆文;;台湾妈祖信仰的渊源、特色与活动[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4期

3 陈衍德;闽南粤东妈祖信仰与经济文化的互动:历史和现状的考察[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02期

4 朱天顺;妈祖信仰与两岸关系[J];台湾研究集刊;1998年01期

5 徐心希;明清时期闽台自然灾害对妈祖信仰的影响[J];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薛世忠;;妈祖信仰在粤琼地区的传播及影响[J];莆田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晓航;;妈祖信俗——出身平民的精神力量[J];产权导刊;2010年09期

8 刘晓斌;华侨华人社会妈祖信仰的特点与前景[J];东南文化;1993年05期

9 李少园;论宋元明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年05期

10 蒋维锬;台湾妈祖信仰起源新探[J];莆田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以妈祖信仰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天锡;;大\炗婷竦穆枳嫘叛黾捌湓谔ㄍ宓拇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3 陈兴贵;;妈祖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演变[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4 姚文琦;;从湄洲“妈祖八宝”传说与佛家、仙家八宝之比较看海洋人的信仰与生活[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金海;;妈祖,海洋文化重要的象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蒋维锬;;清代台湾官员推崇妈祖信仰探析[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7 黄炳元;;海商、移民、华侨与妈祖信仰传播[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徐晓望;;妈祖信仰及其文化精神[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童家洲;;日本、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姚文琦;;闽台妈祖信仰香火的渊源与传播——从台湾北港朝天宫典藏的木刻运签版观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济旺;妈祖:我国古代公益事业先行者[N];湄洲日报;2011年

2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周丽妃;湄洲岛妈祖信仰仪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周高德 林贵泼;妈祖信仰维系两岸情感的纽带[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黄炳元;妈祖信仰在国外[N];中国海洋报;2010年

5 记者 王运才 王凡凡;台湾妈祖信仰代代传[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记者 刘永福;让文化遗产焕发璀璨的时代光华[N];湄洲日报;2009年

7 宋客;海峡西岸的“双神”景观[N];闽西日报;2010年

8 蔡少卿;关帝·观音·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江宝章邋章文秀;莆田妈祖新城动工兴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妈祖城:承载文明 托付未来[N];福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勇;妈祖信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孙晓天;辽宁地区妈祖文化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闫化川;妈祖信仰的起源及其在山东地区传播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蕊;从“宫庙”和“皇会”看天津妈祖信仰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周丽妃;社会人类学视野下的湄洲妈祖信仰仪式探析[D];华侨大学;2012年

3 吴丽丽;上海地区妈祖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汤力维;妈祖信仰在舟山群岛的传播、分布与意义[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5 江磊;安庆市妈祖信仰兴衰原因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玉函;大连妈祖信仰习俗的文化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7 丛洋洋;大连旅顺龙王塘妈祖信仰的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郑冰W

本文编号:334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4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