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观音信仰的日本传播及其形象变迁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4:10

  本文关键词:观音信仰的日本传播及其形象变迁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观音信仰起源于到印度教中承担海难救助之神Avalokitesvara。随后,观音作为能赐予现来二世利益的代表,很快被佛教所吸收并成为佛教的主要信仰之一。观音信仰以各式各样的形象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中广泛流传。 Avalokitesvara的原本功能是海难救助,被佛教引入之后,添加了“慈悲”的要素,于是观音菩萨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青睐。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经典与造像两条途径,这更强化了观音无量化身救急难渡众生的慈悲性格。与此同时,有关观音的灵验记载也不断问世,流传于坊间。 佛教传至日本以后,观音信仰逐渐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尤其在与日本神道结合后,以日本神的本地佛形象现世的例子不在少数。到了江户时期,观音信仰与外来的基督教相融合,出现了日本特有的观音化身——“玛利亚观音”。同时,观音信仰在日本流传期间,被许多寺院与神社供奉为本尊,由此衍生出了许多观音灵验记的说话故事。这些文献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以日本上代至中世时代的宗教、文学文献等为文本材料,着力于把握观音信仰在日本的流传与变迁。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1.从Avalokitesvara的词源可推测出,在古代印度观音最初的功能为“海难救助”。原始佛教受印度教等教派的影响,将观音作为“保护神”引入佛教。因观音救济饱受急难之苦的众生,其慈悲的特性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功能与作用。 2.传入中国之后观音信仰被添加了许多中国化的元素,其中就有女相观音。中国的守护孕产妇与幼儿的“送子观音”正是基于中国特有的元素而产生的。 3.观音信仰传播到日本以后,最初继承了《法华经》中描述的观音功效,同时也兼顾护国、咒术等代表现世利益的密教性功能。从消灾、长寿等功能可知当时现世利益是观音信仰的主要功能。《法华经》时代的观音功效也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被添置新的利益种类。在净土信仰流行时期,通过信仰观音来获得“来世利益”的功能为广大的庶民阶层所青睐,这使得观音信仰成功地过渡成为“现当二世”的代表之一 4.玛利亚观音是观音日本化后与基督教的产物。
【关键词】:观音信仰 变迁 宗教 世俗 灵验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2-4
  • 要旨4-7
  • 序论7-12
  • 一、问题の提出8
  • 二、先行研究8-12
  • 本论12-101
  • 第一章 观音の起源13-19
  • 第一节 古代インドにおける观音及びその性格13-15
  • 第二节 中国における观音信仰の性格15-19
  • 第二章 日本上代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19-28
  • 第一节 观教受容初期の观世音菩萨19-22
  • 第二节 「南都六宗」系の观音22-28
  • 第三章 日本中古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28-57
  • 第一节 国家观教系统における观音28-31
  • 第二节 「平安二宗」系の观音31-42
  • 第三节 律令制度下の观音42-46
  • 第四节 日本中古文学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46-57
  • 第四章 日本中世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57-80
  • 第一节 观仓新观教における「观音」58-65
  • 第二节 日本中世文学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65-80
  • 第五章 日本近世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80-101
  • 第一节 日本黄壁宗における「观音」80
  • 第二节 日本近世文学文献に见られる「观音」80-97
  • 第三节 マリア观音の诞生97-101
  • 结论101-103
  • 参考文献103-107


  • 本文编号:335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5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