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29 14:07

  本文关键词: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是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一以贯之的“正宗大教”。儒学作为官学,,与官方宗教经常是并行发展,“虽有时交叉,但决不合一,”①使宗法性传统宗教这一“正宗大教”几千年来一直在祭政合一、祭族合一的轨道上行进,虽然其祭祀典制不断完备,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的神学体系。论文从儒家天人观的角度对儒家的宗教思想与实践进行分析,从哲学的高度探寻儒学与官方宗教“虽有时交叉,但决不合一”的思想深层原因。 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在对儒家天人观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儒家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天人之学”,儒家站在宇宙的高度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遵循共同的规律,在天称为“天道”,在人称之为“人道”,“天道”是“人道”的来源,人类的思维和活动只要能上达天道既符合人道,即“天人合一”。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研究结论,从儒家天人哲学的高度对儒家宗教思想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儒家“以人为本”的天人哲学思想,使儒家的宗教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点。第三部分在第一、第二部分的研究基础上,对儒家的宗教实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儒家关注人生和人的主体意识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精神传统,决定了儒家的宗教实践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儒家“神道设教”的宗教实践既讲人,又讲神,神道的目的在于完善和加强人道,倡导的是一种与神道对立的人道的观念和人道精神。儒家宗教实践的本质是人文的、世俗的和非宗教的。儒家宗教实践的外在形式是宗教牲的,内在心理体验是人文性的,两者在礼乐文化体系中自然融合。“礼”是儒家宗教思想与实践的载体,“礼”成为宗法社会秩序的象征。 最后,儒学“以人为本”的天人哲学本质上是人学,儒家以“神道设教”,借神道弘扬人道,致力于承担“敦厚以崇礼”的教化,以求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封建统治者借敬天祭祖来显扬其至上的王权和威仪,维护其宗法统治。儒家和封建统治者“礼重祭祀”②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和巩固宗法社会的秩序,而非人与神的秩序。因此,宗法性传统宗教这一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一以贯之的“正宗大教”,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内在于这一宗教的神学体系。
【关键词】:天人观 儒家 宗教思想 宗教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22;B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14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6-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7-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13-14
  • 2 儒家的天人观14-25
  • 2.1 天人观溯源14-19
  • 2.1.1 原始时期的天人观14-17
  • 2.1.2 三代时期的天人观17-19
  • 2.2 儒家天人观的内容19-25
  • 2.2.1 自然之天20-21
  • 2.2.2 义理之天21-23
  • 2.2.3 主宰之天23-25
  • 3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25-37
  • 3.1 儒家宗教思想的人文主义25-28
  • 3.1.1 “以德配天”25-26
  • 3.1.2 “知性知天”26-28
  • 3.2 儒家宗教思想的理性主义28-31
  • 3.2.1 “变易之天”28-31
  • 3.2.2 “天行有常”31
  • 3.3 儒家宗教思想的实用主义31-37
  • 3.3.1 “君权天授”32-33
  • 3.3.2 “敬天祭祖”33-37
  • 4 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实践37-49
  • 4.1 维护宗法制度37-43
  • 4.1.1 对上“敬鬼神而远之”37-39
  • 4.1.2 对己“不语怪力乱神”39-41
  • 4.1.3 对下“祭之以礼”41-43
  • 4.2 融通佛教道教43-49
  • 4.2.1 批判“背离孝道、乖违礼仪”43-45
  • 4.2.2 吸收“明心见性、独善其身”45-47
  • 4.2.3 利用“柔化民心、有助王道”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2-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晓群,郭晓东;论仪式学视角下儒家礼乐思想的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存山;儒家的民本与人权[J];孔子研究;2001年06期

3 吾淳;;春秋末年以前宗教天人观的形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邢瑞煜;;论儒家哲学的为人之本[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5 郑万耕;横渠易学的天人观[J];周易研究;199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从儒家的天人观看其宗教思想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5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