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六度集经》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4:00

  本文关键词:《六度集经》故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六度集经》是三国时期吴康僧会编译的一部经书,书中记载了大量的佛教故事。作为一部早期的经籍,,《六度集经》的特殊性在于书中所载故事不仅与中国的故事发生了关系,而且故事本身在流传中也发生了异变。 本文着重从文献研究入手,对《六度集经》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所包含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的来源及流变作重点阐述。通过对《六度集经》的研究考证,我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六度集经》文学价值和宗教价值的理解。由于当今学术界对《六度集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所以期望《六度集经故事研究》这篇文章能对今后《六度集经》的研究工作有所增益。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六度集经》概述。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六度集经》成书的时代背景、流传情况等一些基本的问题。 第二部分:《六度集经》故事类型分析。本章把《六度集经》的故事分为四大类型,在研究过程中,不仅探讨《六度集经》中的故事类型,还对一些故事在其他经文中出现的情形作论述,探索经文的演变规律。 第三部分:《六度集经》故事源流考。作为整个论文的中心,本章以“佛经输入对中国小说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从内容、结构、思想等方面探讨中国故事与佛经的关系,尤其是《六度集经》与中国故事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证《六度集经》中一些故事的源流。 第四部分:《六度集经》叙事特征研究。本章从对《六度集经》叙事结构、叙事情节以及叙事语言的分析入手,探讨宗教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具有的某些的共性:最初目的是为宗教宣教服务,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又受到时代以及地域的影响,具有了文学与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康僧会 《六度集经》 译经 故事类型 源流 叙事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绪论10-14
  • 第一章 《六度集经》概述14-22
  • 第一节 孙吴佛教的传播和接受情况14-19
  • 第二节 《六度集经》的形成过程及流传情况19-22
  • 第二章 《六度集经》故事类型22-34
  • 第一节 本生故事22-24
  • 第二节 佛传故事24-25
  • 第三节 因缘故事25-26
  • 第四节 譬喻和譬喻故事26-34
  • 第三章 《六度集经》故事源流考34-50
  • 第一节 佛经的传入对中国小说的影响34-37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故事探源和流变37-50
  • 一、 猴子的心在树上37-39
  • 二、 九色鹿39-40
  • 三、 盲人摸象40-41
  • 四、 行贿太山王41-44
  • 五、 补鞋匠为国王44-47
  • 六、 普施抒水47-50
  • 第四章 《六度集经》的叙事特征50-58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叙事结构50-52
  • 一、 单线型的纵式结构的特点50-51
  • 二、 形成单线型的纵式结构特点的成因51-52
  • 第二节 《六度集经》叙事情节52-55
  • 一、 “传记式”的记述方式52-54
  • 二、 重复性的故事情节54-55
  • 第三节 《六度集经》叙事语言55-58
  • 一、 讲述为主的口头语体55-56
  • 二、 韵散结合的形式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4
  • 作者简历64-68
  • 学位论文数据集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云;《六度集经》中“寻”字的副词、介词用法[J];古汉语研究;2001年02期

2 梁晓虹;《六度集经》语词札记[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3 李维琦;《六度集经》词语例释[J];古汉语研究;1995年01期

4 遇笑容,曹广顺;也从语言上看《六度集经》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8年02期

5 曹小云;《六度集经》语词札记[J];语言研究;2001年04期

6 夏广兴;《六度集经》俗语词例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陈秀兰,杨孝容;《六度集经》词语札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8 卜雅娜;;《六度集经》“着”字的介词用法[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9 赵振兴;顾丹霞;;《六度集经》判断句考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卜雅娜;;《六度集经》“着”字的介词用法[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庆之;;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佛教汉语研究的新视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辛]嬀仓

本文编号:336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6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