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荣格与圣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5:05

  本文关键词:荣格与圣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其理论影响已远远逾越了心理学、精神病学和临床医学范围,而波及文化人类学、宗教学、艺术、哲学、文学等领域。1930年前后他的第一部著作《词语联想研究》所表述的联想试验法使他一举成名,从那时起,学术界对荣格及其理论的关注与研究就长盛不衰。荣格与圣经的关系研究在国外虽然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国内囿于材料欠缺、文献匮乏,这方面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本文意在参照国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荣格本人及其理论与圣经的密切关系,考察圣经对荣格及其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荣格理论对圣经文本所做的心理学观照,以期为国内圣经研究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全文分为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总结国内外荣格与圣经关系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圣经心理学批评的历史,最后简要概述荣格的理论,确立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角度。 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荣格与圣经事实关系探源。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着眼于荣格的生平传记,说明荣格与圣经接触的历史。从主客体两方面着手,指出浓厚的宗教成长环境及奇异的个人经历对荣格思想的影响。第二部分简要叙述荣格对圣经的态度。 第二章:进一步阐述荣格与圣经关系的特殊性,指出圣经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形成的有意识的课题和无意识的投影,集中说明圣经对荣格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影响。然后介绍荣格的圣经批评实践。 第三章:荣格视角下的圣经批评。主要以荣格的理论为参照,对圣经中的原型、象征进行分析。 第四章:荣格的启示。先简述荣格发明的两个方法——放大和积极想象对分析圣经文本的意义,然后用其理论对伊甸园故事进行具体的文本解读,进一步说明荣格理论与圣经的互相阐释关系。 结语部分总结并陈述了笔者的观点,指出理清荣格与圣经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荣格的理论,更有助于深化对圣经的研究,这对于比较文学中的跨学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荣格 圣经 关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7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言9-18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0
  • 二、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三、圣经心理学批评11-13
  • 四、荣格理论撷英13-18
  • 第一章 荣格与圣经事实关系探析18-27
  • 一、浓厚的宗教成长环境及独特的个人经历18-24
  • 1、荣格的父母:二元遗产18-21
  • 2、荣格的个人经历21-24
  • 二、荣格对圣经的态度24-27
  • 第二章 圣经对荣格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及荣格的圣经批评实践27-42
  • 一、圣经:荣格分析心理学有意识的课题27-30
  • 二、圣经:荣格分析心理学无意识的投影30-33
  • 三、荣格的圣经批评实践33-42
  • (一) 对约伯的回答33-38
  • (二) 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38-42
  • 第三章 荣格视角下的圣经批评42-65
  • 一、原型42-53
  • (一) 何谓原型42-44
  • (二) 圣经中的原型44-53
  • 二、象征53-65
  • (一) 何谓象征53-55
  • (二) 圣经中的象征55-65
  • 第四章 荣格的启示65-72
  • 一、“放大”和“积极想象”之于圣经65-67
  • 二、个案分析:伊甸园故事67-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明敏;精神分析理论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任雪莲;《伊坦·弗洛美》的圣经原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荣格与圣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6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