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性命圭旨》丹道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02 13:14

  本文关键词:《性命圭旨》丹道理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性命圭旨》是道教撰述内丹的典籍之一,虽然关于其作者以及成书年代至今没有定论,但毫无疑问是的,该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产物:其理论吸收了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释家的明心见性,主张“性命双修”。换言之,书中综合了各家各派的丹道理论以及方法,因而是一部较为全面的丹道理论著作,深受内丹修炼者的青睐。 本文拟对其中所蕴含的丹道理论进行初步的探索,并试图对其理论进行分析和考察。基于此一问题意识,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该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该书的作者问题上,目前仍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但成书年代却大致可以推定在明代。 第二部分是该书的宗旨与特色。三教合一为该书的理论宗旨。在书中引用儒家经典有:《易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儒家人物有:孔子、孟子、张载、白居易、罗念庵、邵康节、朱文公、陈白沙等,吸收了儒家的太极、八卦、仁等思想。尤其是吸收了儒家对“中”、“一”的阐述。 引用佛家经典有《华严经》、《北塔祚》、《宝积经》、《青莲经》、《圆觉道场修证仪》、《定积经》、《六祖坛经》、《金刚经》、《了心经》、《净名经》、《禅源集》等,涉及佛家人物有空照禅师、智觉禅师、中峰禅师、石霜禅师(张拙秀长)、永明延寿、冲妙、佛印、无著禅师、慧曰禅师、高峰禅师、智常禅师等,主要吸收了佛教心性论的思想。 但引用最多的是道家道教人物言论和经典,明朝以前重要的道家道教人物几乎都提到了,其中包括很多外丹、内丹名家及其他们的著作。比如,老子及《道德经》、《庄子》、《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入药镜》、河上公《过明集》、葛洪、陶弘景、司马承祯、钟吕学派、文始派、金丹派南宗、全真派、三丰派、内丹中派,等等。 第三部分是该书的哲学基础。具体来说,分为大道论、性命观、生死观三部分。其中,大道论主要阐述了什么是道,宇宙的演化过程以及人的生成过程,并说明了“顺生人,逆成仙”的原理,即人通过修炼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性命观阐述了性命双修,既修性也修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并指出只有修炼金丹才是正路,同时批判了旁门小术;生死观中分析了儒释道对生死的不同看法,对它们的终极关怀即能否超越生死问题进行了回答。 第四部分阐述了丹道理论的内容。其中炼己筑基是涵养本源、救护命宝;炼精化气是安神祖窍、翕聚先天、蜇藏气穴、众妙归根;炼气化神是天人合发、采药归壶、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灵丹入鼎、长养圣胎;炼神还虚是婴儿现形、出离苦海、移神内院、端拱冥心;炼虚合道是本体虚空、超出三界。 第五部分是丹道理论的当代价值。具体说来,包括对生命以及自然奥秘的探索、对身体健康的助益、对正确生死观的树立等三方面。
【关键词】: 内丹 性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1
  • 第一章《性命圭旨》的作者与成书年代11-14
  • 第二章《性命圭旨》丹道理论的宗旨与特色14-23
  • 一、三教合一14-20
  • 二、理论特色20-23
  • 第三章 《性命圭旨》丹道理论的哲学基础23-33
  • 一、大道论23-27
  • 二、性命论27-30
  • 三、生死观30-33
  • 第四章《性命圭旨》丹道理论的基本内33-46
  • 一、炼己筑基33-35
  • 二、炼精化气35-38
  • 三、炼气化神38-41
  • 四、炼神还虚41-43
  • 五、返虚合道43-46
  • 第五章 《性命圭旨》丹道理论的当代价值46-48
  • 参考文献48-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著作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军;试述早期全真道与仙学内丹思想之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余虹;;论“禅”与“道”的“心性”之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任法融;论全真教的修持理法——降心[J];中国道教;2004年01期

4 若水;明代道教与心学的互动[J];中国道教;2004年02期

5 钱晓静;吕锡琛;;《盘山语录》的道德修养方法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6 舒焚;金全真道及其创始人王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李海强;试论全真教龙门派内丹心性学中的“道”[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8 连遥;;论内丹学体系的逻辑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9 白如祥;;王重阳心性思想论纲[J];理论学刊;2007年07期

10 何静;;论王阳明心学对道教的融合[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锡琛;;论道教心性修炼的道德培育功能[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廷琦;金元全真心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俊;道教养生保健体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性命圭旨》丹道理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1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