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人类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7-05-03 06:02

  本文关键词: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人类学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宗教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宗教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精神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日益成为旅游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成为了许多地方借以促进发展的“灵丹妙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开发浪潮使为数众多的佛家“清净地"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诱惑和冲击。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旅游需求的转变,传统的佛教文化旅游更急需改进和完善。弘扬佛教文化,探索佛教文化发展与管理之道,是当今关系到整个佛教自身建设及未来多方位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是佛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新的自我定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与雍和宫结缘,尝试进一步提升其宗教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水平,也是在广泛收集资料和对雍和宫现有文化资源的调查基础上提出来的。 首先,雍和宫作为全国规格最高的藏传佛教寺院,其历史地位和价值十分的珍贵。而且雍和宫神秘的宗教文化,厚重的历史感,品位上乘的佛教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活动,深深的震撼了我,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雍和宫在较为成熟的旅游业基础上有实力发展出完善的和具有推广价值的文化产业模式。 其次,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思考,本文选择雍和宫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希望能借助文化产业这一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藏传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源,使雍和宫的产业多元化,提升雍和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笔者期望能够提出进一步打造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具体可行的创意,对其他具备宗教文化资源的地方发展经济,传承文化献计献策,为宗教文化走产业化的道路提供案例和理论检验。 本文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导论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论文的成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佛教文化走产业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详细论述了佛教文化的分类及其特点,由此归纳出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 第三章交代雍和宫藏传佛教的概况,重点对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并描述其特点与价值。 第四章主要通过问卷分析雍和宫的游客流量及构成特征,摸清雍和宫佛教旅游开发的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进行分析,最终得出雍和宫佛教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可行性。 第五章从资源整合、特色产品、实体开发、营销手段和人才培养五方面提出进一步打造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具体构想。 结语部分总结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笔者认为佛教文化产业可以开展,也可以开展的很好,是符合佛教福祉和佛教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佛教 雍和宫 佛教文化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目录7-9
  • 导论9-17
  • 第一节 选题缘由9-12
  • 一、带着信仰走进民族学9-10
  • 二、宗教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姻10-11
  • 三、与雍和宫结缘11-12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12-14
  • 一、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12-13
  • 二、宗教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13
  • 三、有关雍和宫的文献综述13-14
  • 第三节 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14-17
  • 一、本文的理论基础14-15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佛教文化走产业化道路的理论基础17-20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佛教寺院经济的产业商业形态17
  • 第二节 “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17-18
  • 第三节 适应改革开放文化发展的新形势18-20
  • 第二章 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开发价值20-26
  • 第一节 佛教文化的分类及特点20-24
  • 一、佛教文化的分类21-22
  • 二、佛教文化的特点22-24
  •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开发价值24-26
  • 一、佛教文化的旅游观光价值24-25
  • 二、佛教文化的生态价值25
  • 三、佛教文化的社会价值25-26
  • 第三章 雍和宫藏传佛教的概况26-33
  • 第一节 雍和宫的前世今生26-27
  • 一、从帝王行宫到皇家第一寺院26-27
  • 二、宗教信仰、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的窗口27
  • 第二节 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的分类27-30
  • 第三节 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价值30-33
  • 一、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的特点30-31
  • 二、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的价值31-33
  • 第四章 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现状及问题33-48
  • 第一节 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33-41
  • 一、雍和宫旅游客流量及游客构成33-36
  • 二、雍和宫现阶段主要的旅游文化产品36-41
  • 第二节 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战略分析41-45
  • 一、“SWOT分析”法41-42
  • 二、雍和宫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分析42-45
  • 第三节 进一步打造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可行性45-48
  • 一、优越的文化资源条件46
  • 二、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46
  • 三、处于定型阶段的宗教旅游经济基础46-47
  • 四、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47
  • 五、振兴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47-48
  • 第五章 进一步打造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具体构想48-53
  • 第一节 雍和宫优势佛教文化资源的整合举措48-49
  • 第二节 特色佛教文化产品的创新举措49-51
  • 第三节 寺院实体旅游的体验式开发51
  • 第四节 营销手段的提升和完善51-52
  • 第五节 佛教文化产业型人才的培养52-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研究调查问卷59-61
  • 后记6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嬗婷,陆林,杨钊;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孙丰念;;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桓占伟;;我国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的问题和误区[J];沧桑;2009年04期

4 陈炜;秦彬;;西南民族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探析——以桂林佛教文化旅游开发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佛教文化;2003年05期

6 刘秀玲;;建设宗教文化旅游产业 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浅析本溪市溪湖区域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J];管理观察;2009年10期

7 崔丽丽;;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8 陈芸;;宗教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以泉州市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宋云飞;付其建;;中岳嵩山宗教旅游开发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吴丽蓉,周秉根;关于齐云山道教文化和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敏;西安大兴善寺发展规划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桓占伟;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代平;雍和宫佛教文化旅游吸引力及市场开发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陈宇;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海;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雍和宫佛教文化产业的人类学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2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