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湘西南瑶族民间信仰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5:12

  本文关键词:湘西南瑶族民间信仰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内容,深入地研究湘西南雪峰山腹地瑶族社会的民间信仰,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本文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透过文化视角,运用发放问卷访谈和随机观察、参与活动的方法,对湘西南瑶族乡民间信仰进行调查与研究,探讨其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对该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及潜在的问题,从而为民族地区新农村的文化事业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第一部分,通过对罗溪瑶族乡历史、民族及其民间信仰状况的描述,指出罗溪瑶族有着久远的历史,该地区瑶汉民族间融合时间早,瑶汉民族关系融洽,民间信仰丰富,与汉族民间信仰充分融合,但又富有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 第二部分,通过对罗溪瑶族乡信仰现状的研究,归纳出该地区民间信仰的特征:信仰主体意识的原始性与共同性;信仰对象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信仰的民俗性与地域性;信仰的传承性与吸收融合性。提出该地区民间信仰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民间信仰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民俗文化联系紧密,弥散性特点突出。 第三部分,在对前两部分的分析基础上,对当代罗溪瑶族乡的民间信仰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当代罗溪瑶族乡的民间信仰对该地区民族文化具有整合作用;对宗族的认同和以血缘为纽带家庭的巩固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民间信仰的道德宣传和实践有助于形成较良好的社会风气;民间信仰的心理调试功能对稳定民众情绪,调节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民间信仰的文化传承功能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发展。这些虽然是有益的一面,但更应该注意存在的问题:民众民间信仰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束缚了思想进步;民间信仰活动的逐步商业化,强化了金钱观,弱化了道德教化;法律法规上对民间信仰管理尚不确切、明晰,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方法欠妥当科学,缺乏引导转化,致使民间信仰在被整合到新文化体系中的过程,显得艰难而力不从心。 第四部分,为了促进民间信仰与罗溪瑶族乡和谐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应充分发挥该地区民间信仰的合理因素,改造民间信仰中存在的问题。即发展瑶乡经济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弱民间信仰的作用;发挥民间信仰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瑶乡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基础层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民间信仰的业务水平;依法管理民间信仰活动;转化民间信仰中的消极因素,用先进的理论引导瑶汉乡民的生活理念及人生观。
【关键词】:罗溪瑶族乡 民间信仰 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序言7-12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7-8
  • 1.1.1 理论意义7
  • 1.1.2 现实意义7-8
  • 1.2 研究综述8-10
  • 1.2.1 关于文化与民间信仰之间关系研究8-9
  • 1.2.2 民族宗教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关系问题9-10
  • 1.2.3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10
  • 1.3 研究的方法10-11
  • 1.4 文章的创新和不足11-12
  • 2 罗溪瑶族乡历史、民族及其民间信仰状况概述12-19
  • 2.1 罗溪瑶族乡的社会概况12
  • 2.2 瑶族的历史、迁徙与民族的融合12-13
  • 2.3 罗溪瑶族乡民间信仰历史状况13-19
  • 2.3.1 原始宗教信仰13-17
  • 2.3.2 道教信仰17
  • 2.3.3 佛教信仰17-19
  • 3 罗溪瑶族乡民间信仰现状及特征19-30
  • 3.1 罗溪瑶族乡民间信仰现状19-22
  • 3.1.1 祭祀仪式折射出原始宗教信仰19-20
  • 3.1.2 民间信仰融入民间习俗20-21
  • 3.1.3 禁忌凸显出原始宗教信仰21
  • 3.1.4 道巫相互结合汇入民间信仰21-22
  • 3.1.5 庙庵重建,佛教重播22
  • 3.2 罗溪瑶族乡民间信仰特征22-30
  • 3.2.1 信仰意识的原始性和共同性23
  • 3.2.2 信仰对象的多元融合性23-24
  • 3.2.3 信仰特征的民俗性和地域性24-27
  • 3.2.4 信仰文化的传承性和吸收融合性27-28
  • 3.2.5 民间信仰弥散性和统一性28-30
  • 4 民间信仰对罗溪瑶族乡社会影响的个案分析30-41
  • 4.1 民间信仰对罗溪瑶族乡社会的正面影响30-36
  • 4.1.1 对罗溪瑶族乡民族文化的整合作用30-31
  • 4.1.2 对宗族的认同和以血缘为纽带家庭的巩固作用31-33
  • 4.1.3 对经济生活的调适作用33-34
  • 4.1.4 对罗溪瑶族乡农村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34-36
  • 4.2 罗溪瑶族乡信仰现状存在的问题36-41
  • 4.2.1 人们精神生活匮乏,在民间信仰中寻求心灵的抚慰36-37
  • 4.2.2 民间信仰功利色彩浓厚,一定程度束缚了人们思想37
  • 4.2.3 信仰活动商业化和外来宗教人士活动金钱化的负面影响37-38
  • 4.2.4 基层缺乏民间信仰活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专业人才38-39
  • 4.2.5 西方宗教的边缘化渗透和邪教的窥视39-41
  • 5 民间信仰与罗溪瑶族乡和谐新农村建设41-46
  • 5.1 充分利用民间信仰中的合理因素,推动瑶乡和谐新农村建设41-42
  • 5.2 改造民间信仰现状存在的问题,适应瑶乡和谐新农村建设42-46
  • 5.2.1 发展瑶乡经济和健全农村保障体系,减弱民间信仰的作用42-43
  • 5.2.2 发挥民间信仰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瑶乡新农村文化建设43
  • 5.2.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民间信仰的业务水平43-44
  • 5.2.4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民间信仰活动44
  • 5.2.5 转化民间信仰中消极因素,引导与瑶乡和谐新农村建设相适应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 后记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江泉;少数民族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基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宗教信仰的社会调查[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夏志前;;作为生活方式的宗教——以瑶族宗教研究问题为中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曾强;冲突与适应: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理论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4 覃洁贞;试论瑶族传统文化的山地文化特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5 张有隽;瑶族宗教信仰的人类学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晁国庆;当前农村宗教盛行的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王明生;瑶族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新探[J];湖湘论坛;2002年05期

8 赵琼;;宗教势力的发展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及对策[J];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05期

9 席升阳,马凌,宋清华,陈学智;河南农村宗教活动对基层政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万竹青;湖南瑶族的盘瓠文化[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湘西南瑶族民间信仰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3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