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神谱《真灵位业图》神仙演化过程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03 21:09

  本文关键词:道教神谱《真灵位业图》神仙演化过程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南朝齐梁之际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编撰的《真灵位业图》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神仙谱系之作,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唐、宋两代对道教神仙谱系的完善和定型都是在《真灵位业图》的基础上完成的。《真灵位业图》共收录了大约700余位道教神灵,并按照七个阶层和左位、右位、散仙位、女仙位的布局以图谱的形式一一列出。该神仙谱系综合了南朝以前天师道、金丹道、上清道和佛教的思想信仰,确立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这“三清尊神”在道教信仰中的崇高地位,反映了上清道在当时的主导地位和神仙体系的倾向。《真灵位业图》中的700余位神仙名目的出现不是偶然和随意的,它是南朝以前道教对神仙设计和体系安排的系统总结,它吸取了《庄子》、《太平经》、《神仙传》、《列仙传》等神仙著作的思想成果,但大量神仙名目还是来源于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和陶弘景的《真诰》、《登真隐诀》以及上清派的众多经典,反映了魏晋以来道教造神运动的剧烈发展和上清派对道教各派神仙体系的整合。 论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真灵位业图》以前的道教神仙体系。从战国、秦汉、魏晋至南朝三个历史时期梳理了道教神仙体系的演化过程,再现了道教神仙谱系有粗疏到精细的形成轨迹。 第二部分:《真灵位业图》与道教神仙谱系。本部分又分三小部分,(1)陶弘景的道教活动;(2)《真灵位业图》与道教神仙谱系:(3)《真灵位业图》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详细交代了《真灵位业图》神仙谱系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真灵位业图》神仙名目的文献渊源。本部分引用了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和陶弘景的《真诰》、《登真隐诀》以及上清派的众多经典的原始文献,并具体清晰地再现了诸多道教经典中出现的神仙名目与《真灵位业图》中的神仙名目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部分:《真灵位业图》与道教神仙谱系的特点。从道教“三清尊神”格局的确立和佛教信仰的影响以及上清派神仙体系思想三个方面简要总结了《真灵位业图》神仙谱系的特点。 第五部分:《真灵位业图》神仙演化过程考察。本部分选取了《真灵位业图》中“赤松之”、“西王母”、“安期生”、“黄帝”、“鬼谷先生”、“淮南八公”以及“三清尊神”和“五方天神”等神灵名目,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它们在怎样的文化背
【关键词】:《真灵位业图》 道教神仙谱系 文献源流 历史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59.2
【目录】:
  • 一、《真灵位业图》以前的道教神仙体系9-15
  • (一) 战国时期9-10
  • 1.《庄子》中的神仙种类9-10
  • (二) 秦汉时期10
  • (三) 道教形成和发展时期10-15
  • 1.早期道教经典中的神仙体系10-11
  • (1) 《老子想尔注》10-11
  • (2) 《太平经》11
  • 2.早期道教派系中的神仙体系11-15
  • (1) “五斗米道”(“天师道”)11-12
  • (2) “太平道”12-13
  • (3) 金丹派13
  • (4) 灵宝派13-14
  • (5) 上清派14-15
  • 二、《真灵位业图》与道教神仙谱系15-17
  • 1.陶弘景的道教活动15-16
  • 2.《真灵位业图》与道教神仙谱系16-17
  • 3.《真灵位业图》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7
  • 三、《真灵位业图》与道教神仙谱系的特点17-19
  • 1.确立了道教“三清尊神”的基本格局17-18
  • 2.反映了上清派神仙体系倾向18
  • 3.反映了道教对佛教信仰的利用18-19
  • 四、《真灵位业图》神仙名目的文献渊源19-37
  • 1.《元始上真众仙记》19-23
  • 2.《真诰》23-29
  • 3.《登真隐诀》29-30
  • 4.《上清大洞真经》30-32
  • 5.《元始高上玉检大{摗

    本文编号:343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3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