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比量与佛学论证
发布时间:2021-10-22 04:46
唯识比量是在《因明大疏》里释"世间相违"而出现的。它是应用因明规则进行的一个佛学论证例子,从"世间相违"看,此论证归属于"学者世间"讨论的范围,不犯"世间相违"错误。窥基通过此例在讨论宗、因、喻规则及唯识比量的合规则性时,提出了自比量、他比量、共比量三种比量及其各自规则,这是对《正理门论》"为自比量"和"悟他比量"的一个发展。窥基称唯识比量是共比量,是对"敌者"有所指的,此"敌者"必为"因法"的接受者。唯识比量归属于因明而不同于佛学理论,是因为通过它来讨论因明规则的;因明不是西方逻辑,是因为因明的"极成"等规则不同于西方演绎逻辑的形式规则。
【文章来源】:逻辑学研究. 2019,12(01)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唯识比量”研究述评
2《因明大疏》“唯识比量”文本分析
3 因明与正理、逻辑
3.1 正理与正理门
3.2 因明与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识比量”中“自许”简别的作用与局限[J]. 茅宇凡. 哲学分析. 2017(06)
[2]从“胜军比量”到“唯识比量”——玄奘对简别语“自许”的使用[J]. 傅新毅. 世界宗教研究. 2016(02)
[3]玄奘、清辩、陈那——从“简别立宗”谈起[J]. 何欢欢. 世界哲学. 2015(04)
[4]唯识的因明论证[J]. 魏德东. 佛学研究. 1998(00)
[5]“真唯识量”探讨[J]. 罗炤. 学习与思考. 1982(02)
[6]玄奘对唯识学说的发展[J]. 张春波. 社会科学战线. 1981(01)
本文编号:3450410
【文章来源】:逻辑学研究. 2019,12(01)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唯识比量”研究述评
2《因明大疏》“唯识比量”文本分析
3 因明与正理、逻辑
3.1 正理与正理门
3.2 因明与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识比量”中“自许”简别的作用与局限[J]. 茅宇凡. 哲学分析. 2017(06)
[2]从“胜军比量”到“唯识比量”——玄奘对简别语“自许”的使用[J]. 傅新毅. 世界宗教研究. 2016(02)
[3]玄奘、清辩、陈那——从“简别立宗”谈起[J]. 何欢欢. 世界哲学. 2015(04)
[4]唯识的因明论证[J]. 魏德东. 佛学研究. 1998(00)
[5]“真唯识量”探讨[J]. 罗炤. 学习与思考. 1982(02)
[6]玄奘对唯识学说的发展[J]. 张春波. 社会科学战线. 1981(01)
本文编号:3450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5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