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全真道的“全真而仙”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08:03
本文关键词:金元全真道的“全真而仙”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真道兴盛于金元时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最重要的一派,也是后期道教与正一道并行至今的两大教派之一。作为道教中的革新派,全真道融合了儒、释思想,革新了传统神仙道教的成仙思想,提倡全真而仙。 全真而仙的意涵指的成仙主体上的“真性”成仙,体现在修道方式,则指“真功”、“真行”,功行双全方可成仙。全真道融合了佛教因缘思想,认为人的肉体四大是假,唯有一灵是真,此“真”就是真性,全真而仙就是要保全真性,自然就是神仙。另外,全真道修道提倡“真功”、“真行”,认为“功行双全”才可成仙。所谓“真功”指的就是性命双修的内丹修炼;“真行”指的是“忍耻含垢”、苦己利人、积累善功的外在修行功夫。 全真道全真而仙的思想对传统神仙道教肉体成仙思想的巨大变革。神仙道教提倡假外物以自固,期望借助于金丹的金性不灭来实现人的肉体不灭,而全真道“真性”成仙的成仙主体是潜藏在人的性命本真中的“真性”而非外物,人如果想要修炼成仙就需要借助于此“真性”,,将外求肉体不灭转向内求“真性”永存。而全真道功行双全的修炼思想,既吸收了佛教的轮回观念,也吸收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真正体现出了三教合一的教义宗旨。三教融合为全真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全真道成仙思想的变革,也推动了全真道自身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全真道 全真成仙 真性 真功真行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5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全真道的教义特点10-16
- 第一节 三教融合的教理教义10-12
- 第二节 性命双修的内丹修炼12-16
- 第二章 全真而仙的成仙思想16-32
- 第一节 全真释义16-21
- 一、 全“性”之真17-18
- 二、 复归“老庄之真”18-19
- 三、 全“功行”之真19-21
- 第二节 全真而仙21-32
- 一、 全真道对成仙信仰的肯定21-24
- 二、 真性成仙24-28
- 三、 对传统成仙思想的改革28-32
- 第三章 全真而仙的成仙途径32-48
- 第一节 真功32-40
- 一、 性主命从33-34
- 二、 识心见性34-40
- 第二节 真行40-48
- 一、 积功累行40-43
- 二、 累世成仙43-48
- 小结48-52
- 参考文献52-54
- 后记54-56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军;试述早期全真道与仙学内丹思想之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若水;;王重阳的心体说及其理论渊源[J];中国道教;2006年05期
3 丁原明;丘处机道教思想中的老庄情结[J];东岳论丛;2003年06期
4 范玉秋;;三教合一与全真道[J];管子学刊;2007年03期
5 戈舞;;道教成仙说的流变及其原因浅探[J];中国道教;1992年02期
6 刘永海;武善忠;;论宋元道教对传统成仙思想的革新——以元代道教史籍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刚;道教生命哲学的特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8 钟海连;;早期全真道社会思想的演变及其原因初探——以王重阳、丘处机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9 白如祥;;王重阳心性思想论纲[J];理论学刊;2007年07期
10 孙亦平;论早期全真道心性论的理论指归──从人的本真的生命存在中去追求生命的超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强;马钰“全真”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金元全真道的“全真而仙”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