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战国秦汉时期齐方士神仙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5:11

  本文关键词:战国秦汉时期齐方士神仙信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当中,神仙信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起源于上古先民对生命意识的自觉,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几千年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受其影响。神仙信仰产生于上古时代,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世俗精神最典型的代表。在我国民间信仰系统之中,神仙信仰处于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而对神仙信仰不遗余力的宣传者是以齐地神仙方士为主体。齐鲁文化对中华传统文明几千年来的传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方士文化”是齐文化之中具有典型特色的文化现象。战国秦汉时期齐方士的神仙信仰是齐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齐方士的神仙信仰有助于人们对齐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本文第一章着重探讨神仙信仰的起源和方士集团的形成。要探讨神仙信仰,首先要明确神仙信仰的界定。本文首先通过对古今中外关于神仙信仰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将本课题中的“神仙信仰”定义为:人们对以长生不死为核心的神仙思想极其信服,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选择与追求。其次分析远古时期的先民灵魂不灭的观念是神仙信仰产生的直接源头,采用考古发现和对文字字义的分析作为佐证材料。最后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得出了产生于上古时代的长生不死、灵魂不灭观念,逐渐在战国时期正式发展成为神仙信仰。接着分析方士起源于巫的合理性,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逐渐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方士群体。 第二章重点探讨战国秦汉时期齐方士对神仙信仰的传播。战国秦汉时期是神仙信仰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渴望永享人间富贵的君王们看中了齐方士宣扬的长生不死观点,对其青睐有加。从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再到秦皇汉武,他们掀起了一个超过一个的大规模求仙热潮。自汉武帝时期之后,由于上行下效的缘故,神仙信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民间蓬勃发展,尤以齐地为甚。这一章揭示为什么燕齐海滨地带最早开展求仙活动,揭示出神仙信仰对战国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重点分析齐方士神仙信仰在后世的演变及其影响。神仙信仰不仅波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对于后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章首先分析早期道教的产生与神仙信仰之间的关联。两汉之交的社会动荡及腐败的政治统治使得当时人们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煎熬,由此加快了黄老道学与神仙信仰结合的步伐,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东汉晚期道教的形成。其次探讨文学的成长与神仙信仰之间的关联。由于神仙信仰的浸染,使得先秦两汉文学融入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使中国文学呈现出丰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最后分析中国传统医学与神仙信仰的关联。中医吸取了齐地神仙方术中的可取之处,完善了中医理论构建,提高了行医技艺,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齐方士及其神仙信仰对于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间信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课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对战国秦汉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和梳理。古代民间信仰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大课题,神仙信仰不仅是古代帝王将相的专属,它在民间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神仙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的政治文化,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形成了中国人特定的集体无意识。要梳理和把握中国古代神仙信仰之精髓,以齐方士作为窗口,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关键词】:战国秦汉 神仙信仰 齐方士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33;K23
【目录】:
  • 目录3-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3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10-11
  • 二、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1
  • 三、 研究方法和突破创新11-13
  • 第一章 神仙信仰的起源及方士集团的产生13-20
  • 第一节 神仙信仰的起源13-16
  • 一、 神仙信仰的界定13-14
  • 二、 神仙信仰的起源14-15
  • 三、 神仙信仰的确立15-16
  • 第二节 方士群体的形成16-20
  • 一、 方士的起源16-17
  • 二、 早期的方士17-18
  • 三、 方士群体的形成18-20
  •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齐方士神仙信仰的发展20-41
  • 第一节 战国时期齐方士神仙信仰的发展20-23
  • 一、 战国时期方士和方术的发展20-21
  • 二、 大规模求仙活动最先在齐燕兴起的原因21-22
  • 三、 神仙信仰广泛的传播22-23
  • 第二节 秦代方士神仙信仰的发展23-28
  • 一、 海上求仙的蓬勃发展24-25
  • 二、 方士对秦代社会政治的影响25-28
  • 第三节 汉代齐方士神仙信仰的发展28-41
  • 一、 汉初方士的活动与神仙信仰在民间的流传28-30
  • 二、 汉武帝时期方仙道的兴盛30-33
  • 三、 神仙传说的丰富与泰山封禅33-36
  • 四、 汉武帝求仙活动对西汉社会的影响36-39
  • 五、 汉武帝之后汉代其他帝王的求仙活动39-41
  • 第三章 齐方士的神仙信仰在后世的演变及影响41-57
  • 第一节 神仙信仰与早期道教41-47
  • 一、 早期道教的产生41-42
  • 二、 齐地神仙信仰对早期道教的影响42-47
  • 第二节 神仙信仰对文学的影响47-53
  • 一、 神仙信仰在文学上的最早表现形式——神话与仙话47-48
  • 二、 神仙信仰与先秦文学48-49
  • 三、 神仙信仰与秦汉文学49-53
  • 第三节 齐地方仙文化对传统医学的影响53-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志立;柳长华;;神仙家与中医养生关系及流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2 李零;;战国秦汉方士流派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2期

3 刘厚祜;;方士与方术[J];道协会刊;1981年02期

4 卢云;秦汉时代滨海地区的方士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5 刘杰;;论神仙思想的产生与形成[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王克奇;齐地的方士文化与汉代的谶纬之学[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7 邱文山;;先秦齐地“方士文化”及其价值判断[J];管子学刊;2012年02期

8 郑杰文;;方仙道的方术——《论方仙道》之二[J];中国道教;1991年01期

9 黄云明;论仙崇拜及其产生的原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王静;梁勇;;秦汉时期方术、方士与政治文化之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战国秦汉时期齐方士神仙信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7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