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戒律守持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5:10
本文关键词:汉传佛教戒律守持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戒律守持不严谨是汉传佛教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历史现象。强调戒律的守持,律学的学习、戒律的因时而变是学术界的主流方向。也有学者认识到佛教管理上的“四众弟子共同合作”,然而,四众合作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渊源是什么?在汉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中,汉传佛教戒律为何总是不能与时代相契合?为什么没有形成一个可继承的系统的处理这个问题的模式?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历史的探究。通过研究部派佛教的形成,发现集体性原则是原始佛教处理教内戒律问题的重要方式;通过部派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对比,发现汉传佛教缺失集体性原则的运用;通过道宣律师与义净律师的对比,发现戒律统一性的缺失是最初汉传佛教戒律守持不严谨的一个重要原因,戒律的统一性是二人的共同追求;通过汉传佛教戒律与犹太教律法的对比,发现汉传佛教戒律的权威被个人、王权、僧规等等不稳定的因素分享和削弱了。最终得出结论,由于历史的客观因素,统一性戒律的缺失以及集体性原则的缺失是构成当今汉传佛教戒律守持问题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无论是戒律内容上的统一性还是戒律对僧团的约束力在汉传佛教这里都面临着重整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汉传佛教 戒律 统一性 集体性原则 约束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绪论10-17
- 一、写作缘起10
- 二、题目分析10-13
- 三、研究综述13-16
- 四、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部派佛教与汉传佛教17-27
- 第一节 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17-23
- 一、戒律结集概述17-18
- 二、部派佛教戒律特点18-21
- 三、戒律由开放性变为封闭性21-23
- 第二节 戒律在汉地的流转23-27
- 一、汉传佛教戒律概念23-25
- 二、汉传佛教戒律特点25-27
- 第二章 道宣与义净——共同的目的不同的方式27-40
- 第一节 义净戒律思想27-31
- 一、义净西行求法原因27-28
- 二、戒律之于部派与宗派28-29
- 三、义净目的29
- 四、义净戒律思想特点29-31
- 第二节 道宣戒律思想31-37
- 一、律宗背景31-32
- 二、道宣对戒律的统一工作32-34
- 三、道宣对小乘戒律进行大乘化的解读34-35
- 四、律宗没有解决戒律根本问题35-36
- 五、道宣戒律思想特点36-37
- 第三节 道宣和义净在对待戒律上的异同37-40
- 第三章 从拉比犹太教看汉传佛教戒律的约束力40-53
- 第一节 拉比犹太教与汉传佛教在戒律上的可比性40
- 第二节 犹太教律法特点40-43
- 一、教义上过律法的生活是犹太人的目的40-42
- 二、犹太教在律法上以拉比阶层为权威42-43
- 第三节 佛教戒律在约束力上的特点43-52
- 一、戒律之于解脱是必要而非必须43-45
- 二、集体性原则的发现45-46
- 三、集体性原则的忽视46-48
- 四、集体性原则被忽视的原因48-49
- 五、集体性原则缺失下汉传佛教权威的分化49-52
- 第四节 拉比犹太教在律法上与汉传佛教在戒律上的异同52-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附件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如觉;道宣律师僧制思想初探——兼论其处罚理论[J];法音;2003年02期
2 济群;;弘一大师对律学的贡献[J];法音;1991年05期
3 严耀中;;述论中国佛教的居士戒律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汉传佛教戒律守持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