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民间视野中的伏羲与女娲

发布时间:2017-05-19 12:11

  本文关键词:民间视野中的伏羲与女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伏羲、女娲是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他们作为人文始祖历来受到人们的祭祀。天水是伏羲、女娲的诞生之地,民间对他们的信仰十分浓烈。本文主要从民间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田野作业资料,对天水民间关于伏羲、女娲的信仰作以考察。 从民间视野出发,天水伏羲、女娲信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庙会中人们对伏羲、女娲的祭祀,这是民间对伏羲、女娲信仰的直接体现;其次是口承语言民俗,这是伏羲、女娲信仰得以存在的基础,体现了伏羲、女娲的神格;第三是日常生活中的信仰及相关习俗,这是伏羲、女娲庙会与口承语言民俗的延伸,是伏羲、女娲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考察,我认为,天水民间对伏羲、女娲的信仰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上,具有祖先纪念的特征,呈现出“圣大于神”的特点。
【关键词】:伏羲 女娲 民间信仰 庙会 口承语言民俗 相关习俗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Contents8-10
  • 导言10-18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10-11
  • 二、学术界关于伏羲、女娲研究综述11-14
  • 三、本课题研究范畴、思路与研究方法14-17
  • 四、本课题相关术语的界说17-18
  • 第一章 天水伏羲、女娲信仰概说18-22
  • 一、天水基本概况18-19
  • 二、天水伏羲、女娲信仰的地理范围19-22
  • 第二章 天水伏羲、女娲庙会及其信仰22-32
  • 第一节 历史上对伏羲、女娲的祭祀22-26
  • 一、历代官方对伏羲、女娲的祭祀22-24
  • 二、历史上民间对伏羲、女娲的祭祀24-26
  • 第二节 伏羲、女娲庙会实地考察26-32
  • 一、伏羲庙庙会26-27
  • 二、女娲庙庙会27-28
  • 三、关于庙会中的"灸百病"、"领会"等习俗28-32
  • 第三章 天水伏羲、女娲信仰相关的口承语言民俗32-42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传说及其信仰32-38
  • 一、历史典籍记载的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32-33
  • 二、天水伏羲、女娲神话传说33-37
  • 三、从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看民间关于伏羲、女娲的信仰37-38
  • 第二节 其它口承语言民俗及伏羲、女娲信仰38-42
  • 一、民间故事与伏羲、女娲信仰38-40
  • 二、楹联与民间伏羲、女娲信仰40-42
  • 第四章 民间对伏羲、女娲的日常祭祀及相关的习俗42-49
  • 第一节 伏羲、女娲"显灵"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祭祀42-43
  • 第二节 与伏羲、女娲信仰相关的习俗43-49
  • 一、与女娲补天造人神话相关的习俗43-44
  • 二、与兄妹婚神话相关的习俗44-45
  • 三、与人首蛇身神话相关的习俗45-46
  • 四、与伏羲八卦相关的习俗46-47
  • 五、葫芦信仰及相关的习俗47-49
  • 第五章 结论49-53
  • 一、天水伏羲、女娲信仰存在的形态49-50
  • 二、天水民间伏羲、女娲信仰特点50-51
  • 三、由伏羲、女娲信仰引发的一些思考51-53
  • 参考书目53-54
  • 访谈人物一览表54-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后记56-57
  • 附录:本文彩色插图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菲菲;;试析维吾尔族与汉族泥土造人神话之异同[J];丝绸之路;2011年16期

2 董曦韵;;唐琴奇缘:“大圣遗音”的前世今生[J];华人世界;2011年07期

3 宋乔生;;女娲与王母娘娘打下母系氏族烙印[J];群文天地;2011年11期

4 廖述务;;评陈希我长篇新作《大势》[J];小说评论;2011年04期

5 张国娟;;老师教我撰联 老师教我做人[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小妖UU;;《最后的真神》番外 最后的真神·晓[J];男生女生(金版);2010年06期

7 ;陇上巡礼[J];党的建设;2010年05期

8 杨登伦;;解乾卦 悟人生[J];文化月刊;2011年07期

9 ;《补天士》江湖百晓生 补天[J];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11年03期

10 ;月老的传说[J];神州;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东义;;女娲伏羲与中医[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繁仁;;中华之母——女娲陵[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3 鹿忆鹿;;百年来洪水神话研究回顾[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牛天伟;;汉墓“伏羲、女娲”画像辩证——与孟庆利先生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贺福顺;寻铁勇;;《伏羲·女娲·人物·奇兽》图象管见——兼与陈长山同志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正春;;中国生态学的思想源流和基本概念[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悦勤;;守望人祖的背影——河南淮阳民间泥彩塑“陵狗”田野调查笔记[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8 李宁民;马宏林;周萍;齐扬;;天水伏羲庙先天段外檐古建油饰彩画保护修复[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9 雷阵鸣;;关于畲族研究的几个问题[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10 汪文甫;;从中国《易经》看符号的结构[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同庆;伏羲女娲之传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本报《渭河上下》采风团;人间正道是沧桑[N];渭南日报;2009年

3 高级专家、临汾市委党校副教授 石耀辉;《淮南子》在女娲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地位[N];山西党校报;2009年

4 记者 江宇;特殊地形造就独特气候[N];雅安日报;2009年

5 郭蓉;能造人补天的女神:女娲[N];兰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 江宇;女娲补天虽为传说 仍有现实意义[N];雅安日报;2009年

7 史蕾;《女娲大神》:狠下剧本功[N];文艺报;2004年

8 卢升弟;中国古代的日神、月神崇拜[N];成都日报;2006年

9 王广林;秦安陇城女娲祠[N];民主协商报;2006年

10 记者 吴辰旭 丁晓刚;华夏儿女天水公祭伏羲[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过文英;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D];浙江大学;2007年

2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秋丽;胡一桂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7 林炳僖;韩国神话历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新慧;中国创世神话解读[D];郑州大学;2005年

2 余粮才;民间视野中的伏羲与女娲[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3 宁建宇;神话的解构与重述[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小燕;女娲神话的生命美学意蕴[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翠玲;女娲城祭祀歌舞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潘中华;汉画“太一”像[D];东南大学;2005年

7 陈卫萍;模式内外:王蒙小说中的婚恋世界[D];苏州大学;2002年

8 孔凌霄;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庞倩华;女性与女娲:女娲信仰对女性主体地位的凸显[D];河南大学;2008年

10 代岱;中国古代的蛇崇拜和蛇纹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民间视野中的伏羲与女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