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及其内在张力

发布时间:2017-05-19 14:04

  本文关键词:试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及其内在张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康德以来的德国思想家,形成了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和批判宗教、使神学理性化的传统,在这方面有康德、黑格尔、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等代表人物。为了从思想史上寻找反宗教神学的理论根据,费尔巴哈潜心研究近代哲学史,这方面有培根、斯宾诺莎和培尔等哲学家对他有重大的影响。 费尔巴哈从人的立场看待宗教,神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其宗教学说最为基本的内容。神的问题一旦有了解释,宗教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幻想或想象力是宗教的理论方法;神的世界即天国是人的世界的对象化;宗教是人之最初的间接的自我意识;启示是人的自我启示、自我规定;被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即神反过来成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这就是宗教异化。人在宗教之中处于中心地位,人是上帝的上帝。宗教中人的存在与本质是分裂的,这决定了宗教将会走到尽头,取代旧宗教的新宗教是爱的宗教。 虽然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但是自我感是宗教的目的。两者是对立的,但又在费尔巴哈的人学基础上达到统一。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功绩:他超越了法国无神论,对宗教作了更合理的解释;他在德国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人本主义宗教观也有着很明显的不足,其最根本的不足就是从纯粹自然人的角度认识宗教。
【关键词】: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 宗教观 基督教 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516.36;B9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言7-10
  • 第一章 费尔巴哈宗教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10-17
  • 第一节 费尔巴哈宗教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0-13
  • 第二节 费尔巴哈宗教观形成的思想渊源13-17
  • 第二章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三个环节17-36
  • 第一节 人是宗教的始端17-24
  • 第二节 人是宗教的中心点24-30
  • 第三节 人是宗教的尽头30-36
  • 第三章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内在张力36-42
  • 第一节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里依赖感与自我感的对立36-38
  • 第二节 依赖感与自我感在费尔巴哈人学基础上达到统一38-42
  • 第四章 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及其时代局限性42-49
  • 第一节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历史功绩42-46
  • 第二节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局限性46-49
  • 结语49-51
  • 参考资料51-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高凤洁;简论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2 王f熛

本文编号:378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8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