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宗喀巴中观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1:01

  本文关键词:宗喀巴中观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宗喀巴大师应时而出,在遍学印藏佛教典籍和各派教义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龙树、月称一系的中观学说,并以之为指导,建立了格鲁派戒律严明、次第井然、显密圆融的教义教法体系,使其成为他推行宗教改革的理论武器,并成功地扭转了西藏佛教发展的衰败局面,使藏传佛教步入正轨,促进了明初西藏社会的发展。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言,概述宗喀巴中观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从社会历史发展视域,阐述宗喀巴中观哲学形成的历史人文环境。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衰败局面,是宗喀巴诠释中观学说、重构佛教理论、发动宗教改革的具体历史环境;明朝中央政权的确认和帕竹地方政权的大力支持,是宗喀巴重建理论和信仰的政治保证;而宗喀巴大师广学博闻、立宗建派、弘法授徒、建寺创制等一系列举措是其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从印藏佛学源流发展的角度,阐述宗喀巴中观哲学的理论来源。对印度中观宗不同学派思想的抉择,成为宗喀巴构建自身中观哲学的基础。大乘瑜伽行派的唯识学和如来藏思想,经过宗喀巴判释和抉择,将其纳入了自派中观学的修学体系之中。对于后弘期仍影响藏地的禅宗思想,宗喀巴着重从其消极方面,批驳了摩诃衍那禅师的无分别说,认为如来藏、佛性并非实有法,而是缘起法,只有通过渐修才能获得。 第四章,从诠释经典、重构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宗喀巴中观哲学的建立。经过遍学经论,诠释经典,创立自宗,宗喀巴将一切佛法作为修行的教授,纳入到三士道修行次第中,并判般若、中观为了义教,唯识、如来藏为方便教,而密乘为无上教法,显密双修可即身成佛,但修法必依止戒律和次第。通过破斥当时西藏佛教界乱解空性的断见、常见和无分别说等错误观点,宗喀巴提出了自派的“缘起自性空,性空故缘起”的中观正见。缘起自性空旨在说明通过缘起正理,通达诸法无有自性,本体为空;性空故缘起旨在说明,正因为没有自性本体,诸法才能依托因缘而生起,且自有因果业力作用不坏。由此两方面观察诸法当体即空而因果力用不坏,便可通达中观正见。 第五章,从“缘起自性空”角度,阐述宗喀巴中观的本体论内涵。宗喀巴认为,通达缘起自性空,即可证入实相涅i

本文编号:379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9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