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佛学》在共和国的命运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3:01
本文关键词:《现代佛学》在共和国的命运及其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华人民和国成立以后,在新的历史话语背景下,佛教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新社会,而中国共产党又如何能够保证其制定的宗教政策能够正确传达和宣传,于是便有了佛教刊物《现代佛学》月刊契机契理的诞生,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该刊创刊背景、创刊及其经费、发行、发文和栏目的分析、作者群体、主要内容等详细考察,重点挖掘该刊特点和意义,进而对共和国政治运动和党的宗教政策,对佛教刊物及佛教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一番浅显的思考。 除绪论外,第二章始尝试从历史的大环境和大背景的角度去理清《现代佛学》月刊的创刊背景。本章认为,受民国兴办佛教期刊这一传统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初期共产党制定较为正确的宗教政策的有利的政治环境、和近代以来佛教因走向衰落而发起的佛教自我改革运动的推动等原因,《现代佛学》顺应历史潮流而诞生。 第三章旨在以《现代佛学》这一文本为基轴,首先对其当时不忍坐视佛教衰微为挽救佛教挺身而出创刊的原因进行论述,再分别介绍了该刊创办机构现代佛学社的宗旨、任务和组织结构。并此基础上开始对该刊创刊初经费来源,和十五年来发行范围、发文统计和栏目类别等情况做一一解析。 第四章对作者群的统计和分析并对刊物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对主要作者群的多为当时国内高僧大德和顶尖学者,反映刊物的品位性高额权威性大。又通过对刊物主要内容介绍,从其丰富的内容,恢弘的目光中体现它全国性佛教刊物气度。 第五章尝试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重点挖掘刊物特点。本章以近现代和当代为时间范围,通过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比较概括出《现代佛学》的特点:即在同时期,《现代佛学》具有宗教刊物之首、但与非宗教刊物有差距的地位之别;与民国时期宗教期刊和非宗教期刊相比较,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思想内容之不同;与新时期宗教刊物相比,具有在随政治形势、政治运动沉浮的命运之异。 第六章论述该刊的作用和对该刊的思考。就其作用,本文认为它宣扬佛学义理以续佛家文脉、它是宣传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纽带与桥梁,是展示中国佛教在共和国时期一段历程的窗口,也是保存、传播佛教文化和研究老一辈高僧大德佛学思想的资源宝库等;同时对共和国初期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佛教管理方式的思考,指出各种宗教政策在制定和具体操作中忽视宗教领域的特殊性,,而只用政令管理宗教,对于依附国家权力体系的宗教来说其是没有真正自由保障的。 本文的研究在于对《现代佛学》月刊做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凸显该刊在共和国时期的命运和影响,为当今佛教等宗教期刊的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提供参考,也为当今把握政教关系,为政府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和佛教界如何建立人间佛教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共和国 政教关系 佛教期刊 《现代佛学》月刊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39.29;B9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本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9
- 1.2 本研究的相关学术史综述9-12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2-15
- 2 《现代佛学》月刊创刊背景15-28
- 2.1 受自民国以来的兴办佛教刊传统的影响17-19
- 2.2 共和国成立与中国共产党的佛教政策(1949-1966)19-23
- 2.3 近代以来佛教的衰败与共和国成立后佛教界自我革新运动23-28
- 3 《现代佛学》月刊的发刊与概览28-40
- 3.1 《现代佛学》月刊的发刊28-30
- 3.2 《现代佛学》月刊概览30-40
- 3.2.1 经费状况30-32
- 3.2.2 发行情况32-33
- 3.2.3 发文分析33-36
- 3.2.4 栏目36-40
- 4 《现代佛学》月刊作者群与主要内容40-54
- 4.1 《现代佛学》月刊作者群40-48
- 4.2 《现代佛学》月刊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48-54
- 4.2.1 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48-49
- 4.2.2 积极进行佛教学研究49-51
- 4.2.3 逐渐开展对外友好交流51-52
- 4.2.4 佛学大众化52
- 4.2.5 佛教文化研究52
- 4.2.6 佛教诗词52-53
- 4.2.7 各地佛教界动态53-54
- 5 《现代佛学》月刊的特点54-87
- 5.1 《现代佛学》月刊与同时期各宗教和非宗教刊物相对比54-65
- 5.1.1 居同时期各类佛教刊物之首54-58
- 5.1.2 居同时期各类宗教刊物之首58-62
- 5.1.3 与同时期非宗教优秀期刊相对比62-65
- 5.2 《现代佛学》月刊与民国时期各宗教和非宗教刊物相对比65-74
- 5.2.1 与民国时期佛教刊物相对比——《内学》《海潮音》65-69
- 5.2.2 与民国时期其它宗教期刊相对比69-73
- 5.2.3 与民国时期非宗教刊物相对比73-74
- 5.3 《现代佛学》月刊与新时期宗教刊物相对比74-87
- 5.3.1 与新时期非佛教的各类宗教刊物相对比74-76
- 5.3.2 与新时期佛教期刊物对比76-87
- 6 《现代佛学》月刊的作用与思考87-104
- 6.1 《现代佛学》月刊的作用87-99
- 6.1.1 续佛教之文脉87-90
- 6.1.2 党和政府沟通佛教界的纽带90-93
- 6.1.3 展示佛教历程的窗口93-96
- 6.1.4 佛教文化与思想资源宝库96-99
- 6.2 对《现代佛学》月刊的思考99-104
- 6.2.1 关于共和国初期党的宗教政策的思考100-101
- 6.2.2 关于共和国初期党的佛教管理方式的思考101-104
- 结语104-105
- 参考文献105-108
- 附录108-119
- 致谢119-121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1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志和;《月华》中的阿拉伯世界[J];阿拉伯世界;1994年02期
2 王雷泉;中国大陆佛教刊物简述[J];佛教文化;1993年03期
3 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J];法音;1983年06期
4 王启龙;1950-2000年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J];法音;2003年08期
5 黄夏年;;当代佛教文献编纂的一项重大工程——《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出版的意义[J];法音;2007年01期
6 黄夏年;中国大陆禅宗研究十五年(1949—1964)[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7 黄夏年;;民国时期的佛教报纸——《稀见民国佛教文献汇编(报纸)》序言[J];法音;2008年07期
8 张齐政;;论明真法师的历史进步观[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雷晓静;《月华》与社会调查[J];回族研究;2000年02期
10 赵国军,马桂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穆斯林民间刊物的现状与特点[J];回族研究;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现代佛学》在共和国的命运及其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