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山脉的改变与天神崇拜嬗变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心山脉的改变与天神崇拜嬗变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记录神话材料最多的典籍,其中《山经》部分以山为主,围绕着山记述了诸多神话人物。本文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昆仑山与西王母形象进行研究,着重探讨昆仑山“神山中心”地位与西王母形象变迁之间的关系,力图通过结合神话、历史、地理等因素阐释变化原因,同时探究中心山脉变迁对先民之天神崇拜的影响。 昆仑山作为上古时期的神山,地位之高,无山能居其右;居于其中的西王母也因此为先民所崇拜,神威罕有能比。但是随着中国的政治中心逐渐东移,昆仑山的主要神山位置渐渐被地处东部的泰山所取代,西王母也因为昆仑的地位变迁过渡到东王公之妻的位置,这种地位的下降既与男权中心的社会结构有关,也与华夏文化中心的东移和泰山易于充当天人沟通的媒介、海上仙山对人类来说更具神秘性密不可分。秦皇汉武求仙封禅更是推波助澜,将对天神的崇拜转向东方,,并力求将这种仪式性的祭祀与人的不死的追求结合起来。本文即通过神山中心位移与文化中心位移相结合、不可即的神话人物与可即可感更可修成的仙话人物相结合,深层次地分析了西王母地位变化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因素,探索神巫在人们心目中由崇高怪厉逐渐演变为优美可人的审美嬗变的规律,对解释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中国神话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神秘与崇高、亲昵与优美,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人物走下神坛与人友伴现象之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昆仑 中心神山 西王母 天神崇拜 嬗变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2
- 第一节 选题原因与意义6-8
- 第二节 学术研究现状8-11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11-12
- 第一章 昆仑地望12-24
- 第一节 《山海经》中的昆仑13-17
- 第二节 其他古籍中的昆仑17-21
- 第三节 古今对昆仑地理位置的质疑21-22
- 第四节 昆仑的神山地位22-24
- 第二章 政治中心变化与神山“变迁”24-34
- 第一节 政治中心的改变25-31
- 一、 商王朝的五次迁徙25-27
- 二、 周都东迁27-30
- 三、 秦朝政治中心的东移30-31
- 第二节 中心神山的“变迁”31-34
- 一、 五岳中泰山地位的确立与稳固31-33
- 二、 权利中心东移33-34
- 第三章 政治中心东移带来的文化中心东移34-40
- 第一节 齐人邹衍与齐国道教兴盛35-36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求仙思想的勃兴36-38
- 第三节 齐地方士思想尊崇地位的由来38-40
- 第四章 西王母地位之变迁40-51
- 第一节 半人半兽阶段——原始崇拜41-43
- 第二节 人王阶段——中心东移43-44
- 第三节 东王公身边的西王母44-47
- 第四节 仙化阶段47-49
- 第五节 女仙首领——《西游记》中西王母49-51
- 第五章 昆仑神山地位变迁与西王母神格下降之关连51-56
- 第一节 “天神”西王母——“人王”西王母51-54
- 第二节 “女仙”西王母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61-62
- 后记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先兴;;汉画中的西王母神话与西王母崇拜[J];古代文明;2008年03期
2 贾贵荣,张晓生;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J];管子学刊;2000年03期
3 张永福;于国;;西王母从人到神形象的新诠释[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04期
4 刘宗迪;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泽洪;熊永翔;;道教西王母信仰与昆仑山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崔永红;;西王母的三面孔[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赵春娥;;青海地域中西王母的历史流变[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施传刚;;西王母及中国女神崇拜的人类学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王兴芬;;唐前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刘锡诚;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汇;试论先秦两汉时期的泰山封禅活动[D];郑州大学;2006年
2 闫红艳;西王母神话的流变及其民俗文化的形态[D];延边大学;2006年
3 林巧薇;试探早期昆仑的形象与信仰变迁[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心山脉的改变与天神崇拜嬗变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