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20 13:24
本文关键词: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着眼于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性别危机及精神危机,尝试运用生态批评和女性批评相互交叉的方法,对远古时期的母神崇拜现象加以解读。文章通过对“原母神”及“大地母神”的分析,悉心发掘母神崇拜所包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母神崇拜反映了原始先民素朴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总是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自然在孕育万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阴性特征与女性的生殖特征是对应的。母神既是原始先民心目中神圣的、神秘的自然,又是神圣的、神秘的女性,她体现的是女性原则,即生命的神圣性和生存的可持续性,这也是自然的法则。此外,母神作为一个对后来文学艺术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原型,又是一个孕育了文学艺术的原始母体。然而随着人类进入父权制的文明社会,尤其是进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发展,在世界祛魅化的过程中,无论是自然化的女性还是女性化的自然,都遭到了奴役,在母神崇拜彻底消亡的今天,自然、女性、艺术都随之遭到重创。面临危机,人类开始思索是否还有回归的可能,或许需要恢复的只是大自然神圣的母性,那么人类早期的母神崇拜便为人类提供了回归自然母亲的可能性。 在自然、艺术、女性均面临危机的情况下,重温原始时期的母神崇拜,有可能为人类走出迷途、解救危机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参照系。但是,由于现实的复杂性,等待人类的依然将是一段遍布荆棘与陷阱的艰难路程。
【关键词】:母神崇拜 自然 女性 艺术 生态女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2
【目录】:
- 中文提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第一章 原母神崇拜的探寻与分析11-31
- 第一节 神话起源于女性11-17
- 第二节 追寻原母神17-24
- 第三节 “原母神”生态美学意蕴之探微24-31
- 第二章 大地母神崇拜的分析31-49
- 第一节 地母崇拜中的“生”之观念31-37
- 第二节 母与墓——原始先民的死亡观念及文学艺术中的“回归”母题37-44
- 第三节 “可爱的母亲”与“可怖的母亲”——自然的两面性及文学艺术中的母亲原型44-49
- 第三章 母神崇拜的解构与消亡49-65
- 第一节 母神崇拜的解构49-53
- 第二节 母神崇拜消亡的时代——自然、女性、艺术所面临的共同命运53-61
- 第三节 复魅时代的“盖娅假说”——呼唤大自然神圣母性的回归61-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2-73
- 后记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珍;;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2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妮妮;麦茜特和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视角的生态智慧[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Z1期
4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陈凤珍;;论生态女性文化批评的建构和指向[J];桂海论丛;2007年04期
6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7 鲁枢元;;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余谋昌,鲁枢元;余谋昌与鲁枢元关于“生态精神”的通信[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10 鲁枢元;文学艺术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生态文艺学》论稿之一[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