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所见的《大乘起信论》思想略辩
本文关键词:《坛经》中所见的《大乘起信论》思想略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大乘起信论》和《坛经》是两部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典籍。前者在内容上体现了印度佛学向中国佛学过渡的特点,后者则在思想体系以及实践方式上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借鉴和发挥,形成了一部中国化“经”书。因此,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诸多的联系。本文从“真如缘起”、“佛性与人性”、“修为方法”和“体用关系”等四方面分析了《坛经》对《大乘起信论》思想的吸收和发展。指出二者在佛学理论上的一致性和相异之处,并对两部经典在佛教史及其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给予说明。
【关键词】:真如缘起 佛性 修为 体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44.1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9
- 一 真如缘起说9-18
- (一) 《起信论》与《坛经》中真如缘起说的对比9-12
- (二) 《起信论》中“阿赖耶识缘起”与《坛经》中“自性含万法”12-14
- (三) 真如境界的回归14-18
- 二 佛性与人性18-24
- (一) 《起信论》中的佛性观点及对慧能的影响18-22
- (二) 人性回归佛性的历程22-24
- 三 修为方法24-31
- 1.《起信论》的修行阶位24-26
- 2.《起信论》的“无念”、“一行三昧”对慧能“三无”、“一行三昧”理论的影响26-28
- 3.慧能对《起信论》中四信五行修行路线的实践28-31
- 四 体用关系31-36
- (一) 《起信论》中的体用模式31-33
- (二) 《坛经》中体用模式的应用33-36
- 结语36-38
- 注释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论文摘要(中文)41-43
- 论文摘要(英文)43-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福;六祖《坛经》“净土说”辨析[J];法音;2004年12期
2 蒙默;《坛经》中“sf獠”一词读法─—与潘重规先生商榷[J];中国文化;1995年01期
3 洪修平;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2期
4 魏德东 ,黄德远;法衣与《坛经》——从传宗形式的演变看禅宗的中国化历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胡京国;慧能嗣法“偈”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02期
6 冯晓光,张雪梅;六祖《坛经》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建树[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方广;《大梵寺佛音──敦煌莫高窟<坛经>读本》评介[J];敦煌研究;1998年01期
8 李笑野;《孟子》《坛经》心性说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9 李笑野;《孟子》、《坛经》心性说述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0 梁允麟;从历史高峰看光孝寺[J];广东史志;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雪松;;管窥人间佛教的多元化理解——从对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重新解读谈起[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树人(老树);尚新建新;;詹姆斯的经验主义宗教观——读《宗教经验种种》[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简彪 祝静;千年《坛经》最早版本“失而复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吴琳;旅顺博物馆首次公开敦煌写本《坛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闫平;敦煌写本《坛经》重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杜贵晨;唐僧的“紫金钵盂”[N];光明日报;2005年
5 周萌;诗家中道[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戎明昌 见习记者 赵琦玉 雷辉 通讯员 李艳杰;“觉悟人生真谛,才能‘当下成佛’”[N];南方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王义伟;从老板学佛和老板自杀谈开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苗;开启观察生命和世界的天窗[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9 沙堰 李书姣;批判唯心主义要恰如其分[N];学知报;2011年
10 绥远;改革开放以来的佛教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命镐(Kim MyungHo);《坛经》思想及其在后世的演变与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潘蒙孩;《坛经》禅学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李林杰;《坛经》心性论及其研究方法与湘赣农禅之心境并建[D];湖南大学;2012年
4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敦煌本《坛经》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晓敏;《坛经》的文学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左欣;《坛经》的实修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张玉姬;《坛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阮氏排;《坛经》的疑问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坛经》[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氏雪娥(释幸莲);《坛经》无相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栾文花;论《坛经》心性论的“性相同构”与“修性不二”[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玄宗女贵莲;《坛经》判断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王智勇;《金刚经》与《坛经》思想体系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坛经》中所见的《大乘起信论》思想略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