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禅宗与海德格尔:在心物一体中人诗意地栖居

发布时间:2017-05-21 17:26

  本文关键词:禅宗与海德格尔:在心物一体中人诗意地栖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禅宗的最高范畴是“真如”、“空”。“空”并非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空无一物”,而是一种境界形态上的“空”,或者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不真空”。海德格尔的“存在”不可定义,没有结构也没有意蕴,和禅宗所讲的“空”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宗所具有的灵性与直觉,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形成了许多共通之处。前者强调“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认为对最高真理的把握非但不能用言语表达,就连任何的思虑作用也是无济于事的;后者也否定语言在“思存在”方面的作用。两者都认为只有在一种非逻辑、非对待的状态中,人才能达到心物一体的境域,实现身心解脱的目的。本文力图从生存论、认识论和人文关怀的维度出发,比较禅宗和海德格尔的共通之处,揭示两者共有的超越而内在的终极关怀精神,希望对诊治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世纪病”有所裨益。
【关键词】:禅宗 存在 海德格尔 直觉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516;B94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引言7-9
  • 一、生存论:禅宗与海德格尔的根本旨趣9-23
  • 1.1 禅宗的简要历史9-12
  • 1.2 禅宗的哲学意蕴:主体性特征及生活化倾向12-16
  • 1.3 海德格尔哲学的生存论特色16-23
  • 二、语言观:东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异曲同工23-28
  • 2.1 “存在”与“佛”23-26
  • 2.2 诗、思与不立文字26-28
  • 三、时代意义:价值世界的再寻觅28-34
  • 3.1 天人合一与心物一体28-31
  • 3.2 诗意的栖居31-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莲;诗与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人类生存的昭示[J];重庆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2 王红蕾;道与人生自由[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黄明理;道德信仰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黄明理;从人性看人的道德需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荆学民;试论信仰危机[J];求是学刊;1995年04期

6 杨国荣;自由的形上意蕴[J];文史哲;2004年06期

7 任建东;论道德信仰的个体化功能[J];现代哲学;2001年01期

8 赵卫国;“单子”与“此在”之自由[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储昭华;自由的敞开与权利的“延异”——海德格尔的自由观及其启示意义[J];浙江学刊;2004年06期

10 龚隽;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禅宗与海德格尔:在心物一体中人诗意地栖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4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