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
发布时间:2017-05-21 21:24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塔寺广泛建立;就是这样一个时期,佛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就是这样一个时期,佛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魏晋南北朝中十六国时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纷争的年代,使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有了强烈的时代和地域特点,,此时的少数民族政权和佛教有十分复杂的关系,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其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想步进入主流的位置,就不得不与本地传统势力作长期的斗争。任何一种宗教形式的发展和传播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范围,受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宗教一经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并成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而此时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怀着不同的心理,对佛教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政策,这对当时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佛教在不同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产生了不同的特点,但此时的少数民政权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并为以后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对少数民族政权本身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南北大统一,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十六国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 佛教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8;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0
- 第一章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10-17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发展10-14
- 一、 后凉政权与佛教发展10-11
- 二、 南凉政权与佛教发展11-12
- 三、 北凉政权与佛教发展12-13
- 四、 西秦政权与佛教发展13-14
-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兴盛的表现及成就14-17
- 一、 著名高僧及佛教翻译14-15
- 二、 开窟建寺15-16
- 三、 与南北方及西域地区的佛教交流16-17
- 第二章 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17-29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发展17-25
- 一、 前赵、后赵与佛教发展17-20
- 二、 前秦政权与佛教发展20-23
- 三、 后秦政权与佛教发展23-25
-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佛教兴盛的表现及成就25-29
- 一、 著名高僧及翻译25-27
- 二、 开窟建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27-29
- 第三章 十六国时期三燕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29-34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三燕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发展29-32
- 一、 前燕政权与佛教发展29-30
- 二、 后燕政权与佛教发展30-32
-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三燕地区佛教发展状况32-34
- 一、 著名僧人及译经32-33
- 二、 与其他地区的交流33-34
- 结语34-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个人简历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庆夫;五凉文化简论[J];敦煌学辑刊;1987年01期
2 胡戟;龟兹名僧鸠摩罗什传[J];敦煌学辑刊;1991年01期
3 陆庆夫;五凉佛教及其东传[J];敦煌学辑刊;1994年01期
4 张学荣,何静珍;论凉州佛教及沮渠蒙逊的崇佛尊儒[J];敦煌研究;1994年02期
5 翟云;;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文化措施[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东;;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佛教的传播与发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7 郑文;张方;;论前秦、后秦与关中佛教[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李中;汉魏两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原的传播与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9 董高;三燕佛教略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01期
10 杜斗城;试论北凉佛教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