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美学思想发微
发布时间:2017-05-24 14:03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美学思想发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为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道教美学产生过深远影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有学者对之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已初步揭示出它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诸如“天父地母”、“天人合一”等,把自然视为人一样对待的生态美学观点。这明显地传承了道家崇尚自然和热爱生命的主张。因此,对《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道教美学研究的领域,可以为构建当代生态美学提供借鉴。同时,作为道教早期经典之一的《太平经》,有它自身的创作特色,无论是语言、行文风格,乃至所运用的文学体裁,都是当时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产物。但是,人们对《太平经》在这方面的特色的关注还相当不够,更少从文艺美学方面加以研究。对罕见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文学意识的《太平经》作一些探讨,就有可能发掘出它的重要价值,这或许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道教的终极目标在于得道成仙,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修道的原因,客观上促进了修炼者不断的追求内心的“清虚”、“宁静”,追求自身的人格心胸之美。而《太平经》中充溢着重视生命的美育思想,这是道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生命美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构建现代美育学会提供一些思想资源。 因此,本论文试图探讨《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文艺美学思想与美育思想三个方面。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追溯《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源头在于老庄思想。并对三气、五行、八卦的“道”本体论进行分析,揭示其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生态美学智慧对后世美学的启迪。 第二部分,通过对《太平经》的创作特色的分析研究,来把握其文艺美学思想。文中着重对《太平经》中的七言诗和对《太平经》的整体文学风格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为今后在文艺美学方面的研究打开思路。 第三部分,则是从美育学的角度,对《太平经》美育思想研究的意义,哲学渊源,以及对人格美的追求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关键词】:《太平经》 生态美学 文艺美学 美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1
- 第一章《太平经》的生态美学思想11-26
- 第一节 研究《太平经》生态美学思想的意义11-13
- 第二节《太平经》生态美学思想的道本体论13-19
- 一、以“道”为理论根源13-14
- 二、“道”由“气”生的生成论与“三气”、“五行”、“八卦”的结构论14-19
- 第三节《太平经》生态美学的具体思想内容19-26
- 一、道教的“天人合一”:对人天和谐的追求19-22
- 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对大自然的爱戴与敬畏22-23
- 三、《太平经》生态美学智慧对后世美学的启迪23-26
- 第二章《太平经》的文艺美学思想26-40
- 第一节《太平经》中的七言诗:文艺美学思想的载体26-31
- 一、七言诗的承前启后作用26-28
- 二、七言诗的口语化特点28-30
- 三、《太平经》对七言诗的重视:突出文艺的社会功能30-31
- 第二节 《太平经》的文体风格:追求素朴之风,以自然为美31-34
- 第三节 追求以尚善为核心的文艺美学观34-40
- 一、道家“善”之观念34-36
- 二、“善”与“美”关系之发生36-37
- 三、《太平经》的尚善文艺美学观37-40
- 第三章 《太平经》的美育思想40-53
- 第一节 《太平经》重视生命教育40-41
- 第二节 《太平经》美育思想的渊源41-43
- 第三节 《太平经》美育思想的特殊性43-46
- 第四节 《太平经》美育的境界追求46-53
- 一、修炼的目的在于人格美的完善46-48
- 二、对“善”的境界的渴望48-49
- 三、对“真”的理想的期待49-51
- 四、对“忠”、“孝”信条的虔诚实践51-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后记57-58
- 研究生在校期间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乐爱国;《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初探[J];宗教学研究;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美学思想发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9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