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督教的传播实践及其意义系统的生产
发布时间:2017-05-24 19:25
本文关键词:城市基督教的传播实践及其意义系统的生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取南京某基督教家庭教会——“灵粮教会”,利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一个具体的个案研究,试图通过“私人化”的关系去观察和体验教会生活的全貌。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依托意义系统和群体传播的理论框架,对南京基督教群体作研究与分析,并重点关注镶嵌其中的群体传播策略与互动机制,主要探讨了信徒个体的群体认同及日常生活的实践、家庭教会的群体传播机制、信徒个体在群体传播与群体行动中的沟通与互动等问题。 研究发现,灵粮教会所采取的基督教传播策略对于相当数量的城市家庭教会具有代表性,即:通过现代社会中的人际网络推动基督教在城市呈点状或网状分布扩散;通过意见领袖的形象与话语建构对基督教意义系统进行日常化阐释,从而将日常伦理嵌入俗世生活;通过仪式传播的象征符号、共在情景与共同情感将信徒带入仪式的意义关联中。另一方面,信徒个体在群体传播与群体行动中不断沟通与互动,促进了意义系统的再生产,具体表现在:信徒通过日常经验的集体分享、神迹奇事的集体见证、信仰层面的话语支持,实现自下而上的反向传播;同时在群体行动中给予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助、积极投身对规范禁忌的实践,并主动承担起向外传福音的使命。由权威传播和仪式传播生产的意义系统,建构了群体边界,由此型塑出一批拥有共同价值观念、语言习惯、思维逻辑、行为模式的信徒;而由信徒个体主导的对于意义系统的再生产过程则进一步重构了基督教群体边界,强化了群体的内部认同。 意义系统的生产过程正是信仰内化的过程,个体信仰需求的不断满足,促进了基督教在城市的传播,也为建构超出个人层面的公共信仰提供了一种可能。
【关键词】:基督教 家庭教会 群体传播 意义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78;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9
- 一、问题的提出8-12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12-15
- 三、个案介绍与研究方法15-19
- 第二章 “灵粮教会”:城市家庭教会的个案19-26
- 一、南京基督教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19-21
- 二、灵粮教会从地址的搬迁到规模的壮大21-23
- 三、灵粮教会的组织架构、日常活动与内群制度23-26
- 第三章 “神的儿女”:家庭教会中的基督徒身份认同26-38
- 一、走入“神的家”:身份的获得26-29
- 二、“进进出出”:群体成员的身份选择29-31
- 三、“圣” “俗”之间:基督徒的身份认同31-38
- 第四章 意义系统的生产:家庭教会的群体传播机制38-52
- 一、权威传播:意义系统的日常化阐释38-44
- 1. 领袖形象的日常化建构39-40
- 2. 俗世伦理的嵌入式传播40-42
- 3. “三令五申”规范与禁忌42-44
- 二、仪式传播:共享符号与情景44-52
- 1. 仪式的符号象征45-47
- 2. 仪式的共在情景47-50
- 3. 仪式的情感分享50-52
- 第五章 意义系统的再生产:信徒个体的沟通与互动52-65
- 一、反向传播:个体自下而上的意义建构53-59
- 1. 日常经验的集体分享53-55
- 2. 神迹奇事的集体见证55-56
- 3. 信仰层面的话语支持56-59
- 二、个体实践:融于群体行动的意义表达59-65
- 1. 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助59-60
- 2. 规范禁忌的积极实践60-62
- 3. 传福音驱动群体扩张62-65
- 结语65-70
- 一、群体与宗教的双重机制:意义系统的置换65-67
- 二、信仰意义在互动中生成与重建67-70
- 附录一 灵粮教会部分成员信息70-74
- 附录二 部分基督教教义、仪式的相关概念74-76
- 附录三 教会给信徒庆生现场录音76-77
- 附录四 懫访提纲77-81
- 参考文献81-83
- 后记及致谢83-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平;宗教的权力表述——中国宗教的公私形态及其秩序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陈文江;严学勤;;基督教传播的“技术化”机制与实践——以甘肃省榆中县农村的实证研究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3 王宗昱;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J];求是学刊;2001年04期
4 刘利华;;信仰的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李向平;吴小永;;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堂—点模式”——宗教的社会性与公共性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孙锡培;圣餐的意义[J];天风;2001年04期
7 张全录;;江苏基督教现状及发展趋势[J];唯实;2010年03期
8 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3期
9 何善蒙;;三一教仪式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云华;探究宗教存在的心理因素[J];中国宗教;200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城市基督教的传播实践及其意义系统的生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9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