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清代四子部落旗锡拉木仁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5:00

  本文关键词:清代四子部落旗锡拉木仁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清代藏传佛教经历了发展兴盛衰落的一个过程,16世纪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地区后,对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由于统治阶级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极力扶持藏传佛教使其在蒙古地区畸形发展,蒙古各地寺庙林立僧众遍布,寺庙约1800多座,喇嘛人数多达15万人。至此,蒙古人对佛教的崇拜比藏族有过之而无不及,藏传佛教成为大多数蒙古人信奉的民族宗教。锡拉木仁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建,历经6世活佛。锡拉木仁庙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原腹地的一座名刹,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很大,尤其是在今锡林郭勒盟、以及今外蒙地区影响甚大。但研究者却对它关注很少,作为一座远离城镇的寺庙自然有与城镇寺庙不一样的适行机制与发展历程。但是由于解放后,对档案的保存不当,以及不够重视,尤其是文革时期许多有关于寺庙的档案资料都付之一炬,对它的关注及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所幸的是该寺庙第六世活佛仍健在,由他的讲述可使我们对寺庙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对我们更好认识研究清代藏传寺庙,有很大帮助。 档案是研究历史最基本的史料,,本文主要根据遗留性史料——内蒙古档案馆档案、地方史志、社会调查报告、当事人的讲述,依据史学还原真相研究方法,对清代锡拉木仁庙进行初步的还原。 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构成,约两万余字,前言简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阐述前人研究状况、相关史料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正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寺庙的建立及规模、寺庙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寺庙内部组织情况、寺庙财产及收支管理模式、寺庙僧徒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情况、寺庙历代活佛生平及经历。第二部分论述了寺庙在政治上的影响、寺庙在经济上的影响、寺庙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结语概括总结了论文的整体内容和基本观点。
【关键词】:清代 内蒙古西部 锡拉木仁庙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4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1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8-9
  • (二) 相关研究及史料介绍9-10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0
  • (四) 论文结构10-11
  • 一、锡拉木仁庙及历代活佛11-17
  • (一) 锡拉木仁庙概述11-12
  • (二) 历代活佛简介12-17
  • 二、锡拉木仁庙庙规与管理17-28
  • (一) 寺庙的组织结构17-18
  • (二) 寺庙的庙规戒律18-19
  • (三) 寺庙的经济来源与经营19-28
  • 三、锡拉木仁庙对当地的影响28-31
  • (一) 锡拉木仁庙与札萨克衙门的关系28-30
  • (二) 锡拉木仁庙对当地的文化影响30-31
  • 结束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房建昌;清以来蒙古贝子庙及历世活佛考[J];民族研究;1994年05期

2 薄音湖;十六世纪末叶西藏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3 祁美琴;;清代蒙旗社会喇嘛教信仰问题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乌云;;近代内蒙古地区蒙古人对藏传佛教认识的转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色音;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帝王——兼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宗教[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姜明;浅谈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影响[J];阴山学刊;1995年03期

7 金海;近代喇嘛教与蒙古地区政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清代四子部落旗锡拉木仁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92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