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传佛教经幡的文化特点及宗教功能
发布时间:2017-05-30 05:08
本文关键词:论藏传佛教经幡的文化特点及宗教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佛教器物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藏传佛教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的重要题材,也是佛教思想与观念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在众多的佛教器物中,经幡是最为藏族人所熟知的器物之一,也是让踏上青藏高原的外地人感受最深的独特风景之一,五色的经幡在寺院、山间、河谷、民居等各处迎风招展,“风马”在袅袅桑烟中缓缓升腾,这些无不体现出经幡在藏族人的宗教社会中所发挥的的重要性及其艺术魅力,而其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藏传佛教乃至藏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特点——多元统一、兼容并蓄。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十六节。试通过对藏族经幡的介绍与分析,希望加深人们对藏族经幡的了解,从而有助于继承与弘扬藏族的传统文化。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藏传佛教经幡的源起及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首先按照藏汉文的不同解释对藏族经幡的定义做出介绍,接着分析了藏族经幡在苯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吐蕃文化等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历史的不断融合、演变而逐渐形成的过程。 第二章介绍藏族经幡的分类,主要是从其内容、形制、色彩、图案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并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指出经幡所绘文字或图案所具有佛教和苯教的双重象征含义。 第三章从苯教文化、佛教文化、吐蕃尚武精神、马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几个方面对藏族经幡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并对藏族经幡的形成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第四章介绍了藏族经幡的制作流程,对印制经幡使用的纺织物(如丝绸、布帛等),和印制“风马”使用的藏纸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悬挂经幡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流程等。 第五章总结了藏族经幡的价值,即:藏传佛教经幡的宗教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环保等价值。
【关键词】:藏族经幡 文化特点 宗教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1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第1章 导论14-18
- 1.1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14-15
- 1.2 相关研究动态15-17
- 1.3 研究方论17-18
- 第2章 藏族经幡的历史18-32
- 2.1 藏族经幡的定义18-20
- 2.2 藏族经幡和形成20-30
- 2.2.1 苯教文化影响下的藏族经幡20-23
- 2.2.2 藏族经幡与吐蕃文化的渊源23-30
- 2.2.2.1 矛箭演变23-24
- 2.2.2.2 军旗演化24-26
- 2.2.2.3 佛教经幡的传播26-30
- 2.3 藏族经幡形成发展的原因30-32
- 第3章 藏族经幡的种类32-60
- 3.1 内容分类32-43
- 3.1.1 经咒类32-39
- 3.1.2 图像类39-43
- 3.2 形制分类43-49
- 3.2.1 经旗式43-44
- 3.2.2 牦旌44-46
- 3.2.3 经幡树46-47
- 3.2.4 旗杆类47-48
- 3.2.5 伞状宝塔式48-49
- 3.3 色彩分类49-53
- 3.3.1 蓝色经幡50
- 3.3.2 白色经幡50-51
- 3.3.3 红色经幡51
- 3.3.4 绿色经幡51-52
- 3.3.5 黄色经幡52-53
- 3.4 图案分类53-60
- 3.4.1 宝马53-54
- 3.4.2 金翅鸟54-55
- 3.4.3 飞龙55-56
- 3.4.4 雪狮56-57
- 3.4.5 老虎57-60
- 第4章 藏族经幡的制作与悬挂60-67
- 4.1 藏族经幡的制作60-64
- 4.1.1 刻版62-63
- 4.1.2 制墨63
- 4.1.3 印制63-64
- 4.2 藏族经幡的悬挂方式64-67
- 第5章 藏族经幡的特点67-76
- 5.1 苯教文化特点67-68
- 5.2 印度佛教文化影响68-70
- 5.3 吐蕃尚武精神70-72
- 5.4 马文化的影响72-74
- 5.5 多元文化的融合74-76
- 第6章 藏族经幡的价值76-83
- 6.1 经幡宗教价值76-77
- 6.1.1 宗教信仰功能76
- 6.1.2 宗教宣传功能76-77
- 6.2 经幡社会价值77-80
- 6.2.1 规范行为的功能77-78
- 6.2.2 心理调节的功能78
- 6.2.3 社会融合功能78-79
- 6.2.4 经济文化价值79-80
- 6.3 环保宣传价值80-83
- 参考文献83-86
- 附录一86-87
- 后记87-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继胜;;战神杂考——据格萨尔史诗和战神祀文对战神、威尔玛、十三战神和风马的研究[J];中国藏学;1991年04期
2 李连荣;;藏族风马旗观念的起源与民俗象征[J];中国藏学;2008年02期
3 王乐;赵丰;;敦煌幡的实物分析与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1期
4 杜靖;;隐喻与转喻:文化交流的本质与途径——埃德蒙·利奇的交流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桂莉梅;融汇宗教与艺术的傣族佛幡[J];今日民族;2002年03期
6 仁真丹松;;藏族的“风马经幡”[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林森;;人神际会插箭节[J];今日民族;2008年12期
8 豪斯;西北民族民俗剪影——甘南藏族的“插箭”活动[J];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02期
9 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4年04期
10 万代吉;;苯教祭祀文化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藏传佛教经幡的文化特点及宗教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