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杭州西湖白莲社结社诗歌看北宋佛教新变——以《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为核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6-20 20:00

  本文关键词:从杭州西湖白莲社结社诗歌看北宋佛教新变——以《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为核心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依据近年新发现的北宋杭州西湖白莲社结社诗歌,同时广泛征引和稽考相关文献,对于结社诗歌的文学与文化多元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以诗歌为媒介进行宗教结社,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方式。而结社诗歌鲜明体现了三教融合与北宋士大夫对于佛教思想理解的深化。结社诗歌一方面强调了对于庐山慧远莲社的典范的追慕,一方面也在建构起宋代城市文化繁荣背景下新的特征。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西湖白莲社 文人诗会 结社诗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11FZW01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宋代城市革命与新型文学生产”(07JA75103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基金项目“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06CGWX07ZB)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9
【正文快照】: 伴随唐宋文化变革,在宋代士大夫文人那里,向内转构成了鲜明突出的文化特征①。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状态转型背景下,佛教更进一步契合了士大夫们深层的心理需要,而成为其重要的精神支柱②。而一部分接受儒家正统思想教育的官僚士大夫们,面对这一社会趋势,体现出无可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尚书;;宋初西湖白莲社考论[J];文献;1995年03期

2 王兆鹏;;宋代的“互联网”——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J];文学遗产;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法光;佛教何以与儒道并列而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冯莉;;汉晋诸子“论”体考述——以《文心雕龙·论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杨文斌;;延寿、宗密“禅教合一”论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慕华;;上梁文与宋代文人构建的理想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刘红霞;罗祖基;;子夏之“小人儒”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陈怀玉;;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士人出处观念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李大伟;;谢灵运的佛学因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芮常木;胡适“思想”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吴娟;论魏晋六朝士人的清静之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李文芹;;风入秋而方劲,露如珠而正圆——露意象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新民;高原;;岐黄文化与庆阳远古文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永生;王维;;岐黄文化在庆阳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邓程;;论名词句[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夏雷鸣;;从OI卢文文书看鄯善国僧人的社会生活——兼谈晚唐至宋敦煌世俗佛教的发端[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唐晓峰;;基督教在华传播应向佛教学些什么?——从谢扶雅的相关理论谈起[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7 张承宗;;从妇女史的视野深化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尚永琪;;3~6世纪僧人的流动与地理视阈的拓展[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任平山;;龟兹佛教大小乘因素的史料分析[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10 郭美星;;试论“玄佛合流”的历史进程及其当代意义[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静;魏晋南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娜;圣经文本翻译钦定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学贵;明代文人与庐山关系考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焕梅;论油画创作中国化进程中的写意性倾向[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艾朗诺;郭勉愈;;才女的重担:李清照《词论》中的思想与早期对她的评论(上)[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2 王兆鹏;;宋文学书面传播方式初探[J];文学评论;1993年02期

3 王兆鹏;宋代作家成名的捷径:名流印可[J];中州学刊;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X1告[J];教育与职业;1929年08期

2 秦伯敬;\ 杭州西湖W林建,

本文编号:466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66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