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德异本《坛经》增补材料之文献溯源考证

发布时间:2017-06-22 21:16

  本文关键词:德异本《坛经》增补材料之文献溯源考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法海本的"语要"性质、惠昕本的"节要"性质,增补《坛经》而成"全璧"成为禅门的共同愿望,契嵩本则实现了这一愿望。契嵩本在吸收惠昕本全部异文的基础上,又增补了39条,6500余字。增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六祖生平、灭度及弟子因缘部分,大梵寺说法部分增补很少。本文在敦煌、惠昕、德异、曹溪原本及宗宝本等五本详细对勘的基础上,结合敦煌文献、唐宋碑记、史传、语录、灯录等数量众多的传世文献,对德异本增补的39条内容,逐一考证了其文献来源与佐证材料,并依时代顺序列表说明其历代引用之文献佐证,表明众多增补材料在契嵩增补《坛经》之前已见于传世文献,并非契嵩"杜撰",同时也借助引用文献说明契嵩本在宋元流行的情形。最后的结论是:除3则材料不见引用外,德异本36则增补材料皆与契嵩本相关,契嵩本应即德异本之底本,或经少许之改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坛经 德异本 敦煌本 惠昕本 契嵩本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北传《阿含经》注释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BZJ0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代传承之历史,是本不应有如此剧烈之反应的。导 言怎奈胡适诸人竟然采用了如此奇特的解读方式,六祖所说《坛经》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学术界对《坛经》的认知遂产生了颠覆性的变的地位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自唐而历五代、两化,“作伪”与“辨伪”的考察成为近百年来宋至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娣;;论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J];保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何镇喜;;南宋江湖派诗人张端义事迹考[J];长江文明;2014年01期

3 张勃;;风俗与善治:中国古代的移风易俗思想[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黄晓凌;;论陈如纶词风[J];名作欣赏;2014年05期

5 李庆勇;;洪武年间女官制度述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赵琰哲;;节令、灾异与祈福——清乾隆朝《三阳开泰图》仿古绘画的趣味与意涵[J];美术研究;2014年01期

7 胡露;;《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经部易、书、诗、礼四类订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8 赖佳敏;;浅谈四川地区的孝文化——以雍正《四川通志》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4年13期

9 崔英超;;论宋孝宗对高宗朝政风之反正[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10 赖佳敏;;梧州朗吟亭传说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邓莹;《孔子家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郑毅;身体美学视野下的《淮南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谷峗;辽塔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8 王彤江;极体利用之道[D];苏州大学;2013年

9 苏鹏宇;许有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刘季;玉山雅集与元末诗坛[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山人王稚登及其诗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永翠;梁储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海燕;《诅楚文》补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洁;《唐百家诗选》与王安石诗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明代黄淮地区煤炭开发的历史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章友彩;《国色天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邓妙慈;《左传》晋国卿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周林;元初南宋遗民诗社“汐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朱银萍;顾元庆及其编刊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苑芳;;审美与伦理的双重超越:《坛经》机锋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吴士田;;敦煌《坛经》写本的代用字[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柳倩月;;言下大悟:作为口传法宝的《坛经》[J];船山学刊;2012年04期

4 朱松苗;;论《坛经》之“自由”[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洪修平;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2期

6 吴玢;;建国以来关于《坛经》的研究综述[J];华中人文论丛;2012年02期

7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人称代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章立明;《坛经》与《忏悔录》美学思想对比研究[J];思想战线;2002年01期

9 郭应传;《坛经》般若思想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4期

10 郭应传;《坛经》般若思想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晶;高峰强;刘罗;林锴;盛园园;;《坛经》不二法门的心理观初探[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简彪 祝静;千年《坛经》最早版本“失而复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江苏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苏淮;《坛经》的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2012年

3 记者 闫平;敦煌写本《坛经》重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吴琳;旅顺博物馆首次公开敦煌写本《坛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东方龙吟;今人重读六祖《坛经》[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蒙孩;《坛经》禅学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李林杰;《坛经》心性论及其研究方法与湘赣农禅之心境并建[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敦煌本《坛经》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震;敦煌本《坛经》为“传宗简本”考[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杨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坛经》[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学斌;《坛经》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左欣;《坛经》的实修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张玉姬;《坛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玄宗女贵莲;《坛经》判断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栾文花;论《坛经》心性论的“性相同构”与“修性不二”[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智勇;《金刚经》与《坛经》思想体系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郭晓敏;《坛经》的文学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德异本《坛经》增补材料之文献溯源考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3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