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学衡》派与非宗教运动之争

发布时间:2017-06-24 10:06

  本文关键词:《学衡》派与非宗教运动之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20年代关于宗教问题的大讨论中,《学衡》同仁反对非宗教运动,认为宗教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类的道德感,弥补科学之不足。对教会问题,《学衡》派认为,一方面须秉承将教会和宗教区分对待的原则,另一方面应承认教会在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学衡》 新文化运动 非宗教运动
【分类号】:B929
【正文快照】: 中国的宗教历来混杂相生,不同朝代或重佛或重道,但民间基本未曾出现一教独尊的现象。夏曾佑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中国国家,无专一之国教;孔子、神仙、佛,以至各野蛮之鬼神,常并行于一时一事之间;殆亦秦人之遗习与?”[1](P298)孙中山也曾言:“我们偶像遍地,异端尚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李海红;;试析李提摩太的基督教思想——以其在《万国公报》上的言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胡小君;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陈九如;;中美庚款留学述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黄文治;陆发春;;安庆教案与近代官绅阶层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沈寂;;五四运动前皖人与北京大学——兼论陈独秀的革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刘继安;;陈独秀去世:社会各界的态度与反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延涛;;朱执信的经济思想[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胡丹;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死水微澜》主题新解[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涛;;非宗教运动与洹河流域的社会信仰变迁——兼论革命与民间信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10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一隽;从目的论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译员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贾学玲;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雅卿;兴化美以美会文教事业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琴芬;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道德教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奰菁;土山湾印书馆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D];东华大学;2011年

7 聂建顺;人文关怀:民间信仰之本[D];中原工学院;2011年

8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贵环;林乐知与《上海新报》[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卫杰;开封市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非宗教运动与洹河流域的社会信仰变迁——兼论革命与民间信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严锡禹;;基督教与新文化运动[J];金陵神学志;2009年02期

3 宋红娟;;“迷信”概念在中国现代早期的发生学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04期

4 丁平;;试述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演变历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张映伟;;没有情感的知识 没有情感的道德——新文化运动中学者的宗教观研究[J];社科纵横;2008年02期

6 杨剑龙;;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3期

7 关志远;苗凤波;;《圣经》官话和合译本的历史地位与贡献[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高启新;;温州:弘一大师挚爱的第二故乡[J];东方收藏;2010年10期

9 ;古寺梵刹多奇珍(开篇语)[J];东方收藏;2010年10期

10 习五一;;宗教、科学与教育——解析近代中国的非基督教运动[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孚政;;儒家与宗教[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大庆;;再论回族经师阿洪及其经堂教育的历史功绩[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习五一;近代中国的非基督教运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年月 宋智明;王富仁:新国学让我们心灵更宽广[N];厦门日报;2006年

3 王星;国人离国学有多远[N];北京日报;2006年

4 刘增惠;老子的思想与“人文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买利军;伊斯兰新文化运动与近代穆斯林知识分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徐敏;中国近代道教文化论略(1840-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静;李大钊的宗教社会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美菊;“五四”时期陈独秀宗教社会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学衡》派与非宗教运动之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