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中的民间祭祖礼考察
本文关键词: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中的民间祭祖礼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晚清民间祭祖之礼依然盛行,依据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丰富的资料,可梳理出民间祭祖基本情况:民间祭祖按时间和性质可以分为常祭和临祭两类;根据祭祀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墓祭和祠祭。晚清民间祭祖之礼在承继古礼的基础之上,有所丰富和完善,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和社会的动荡,有些礼仪已经趋于模糊,仪节显得生疏。祭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弘扬孝道,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在倡导祭祖的同时,更应该尊重传统祭祖之礼文化的精神内涵。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关键词】: 晚清 祭祖 礼制 日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礼制及其现代价值”(12AZD077)
【分类号】:B933;K252
【正文快照】: 祭祀祖先是民间百姓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在宗法社会里,祭祖也是祖先崇拜信仰的一种表现。我国古代社会祭祖起源很早,有学者考证早在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已有简单的祭祖活动,到了殷周时期,已有较为详尽的有关祭祖之礼的记载。一直到晚清,民间祭祖之礼仍然在延续。本文拟选择晚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蒋跃波;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王晓秋;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张睿;;从《四民月令》看汉代宗族的日常生活[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5 康桂萍;;曾纪泽外交思想研究[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6 刘薇;;从书籍阅读看曾纪泽思想的形成[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晚清上海书院士子的笔话[J];档案与史学;2002年06期
8 练红为;;中俄伊犁谈判中曾纪泽的功与过[J];改革与开放;2010年06期
9 刘薇;;论经世致用对曾纪泽外交的影响[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文涛;;公法抑或虚礼:试论曾纪泽的公法观[J];武陵学刊;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东晔;;近代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世界城市的建设[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潘光哲;;张自牧论著考释札记——附论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点思考[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6 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演变考[D];重庆大学;2011年
7 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D];苏州大学;2001年
8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彦章;清代的奖赏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骥;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秦汉身份继承制度[D];河南大学;2011年
2 尉程炜;《古谣谚》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梁允华;论汉代的酒风[D];郑州大学;2011年
4 郝志伟;曾国藩历史形象探微[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浩;“二月二”传统节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马相金;历史地理视角下的中国酒业经济及酒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清;枣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璐;汉代月令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俊青;秦汉女性经济生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张永智;曾纪泽与中法越南交涉[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平凹;穆涛;;刘邦的新农村建设[J];美文(上半月);2013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中的民间祭祖礼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