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对瑜伽行派的判释
发布时间:2017-07-04 18:00
本文关键词:宗喀巴对瑜伽行派的判释
更多相关文章: 宗喀巴 瑜伽行派 中观学派 藏传佛教 格鲁派
【摘要】:瑜伽行派是由弥勒所传、无著世亲兄弟所创立的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之一,因其主张"万法唯识"、"识有境无"的观点,故被学术界称为"有宗"。但在藏传佛教各派看来,大乘瑜伽行派的学说,并非仅仅宣说唯识学,它还宣说菩萨学、如来藏学、佛性说,甚至是般若学。故瑜伽行派学说传入西藏后,藏传佛教各派对其学说进行了不同的判释。特别是宗喀巴大师,从改革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衰败局面出发,从正确诠释般若中观正见、建立正行信仰的目标出发,对瑜伽行派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评判,并将其纳入自派构建的止观修行体系之中,为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轨道,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宗喀巴 瑜伽行派 中观学派 藏传佛教 格鲁派
【基金】:2012年国家民委项目“理论与信仰的重构:宗喀巴中观思想的哲学诠释”(项目编号:12XZZ010)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1三智:《现观庄严论》所说的一切相智、道智和一切智。2八事七十义:八事指般若波罗蜜多八事,依八门类论述慧度隐义现观次第,即三智、四加行及一法身,共为八事。般若八事依七十义广为解说:属于三智之法三十,属于四加行之法三十六,属于法身之法四,总为七十。3《大乘经庄严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祯云;;论藏区政教合一制形成的教理基础[J];敦煌学辑刊;2013年04期
2 梁凡;;论地藏信仰与弥勒信仰的内在联系——以地藏经典和弥勒经典为中心的分析与比较[J];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唐倩;;藏传佛教与藏族宗教文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4 张虽旺;;试论宗喀巴对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改革[J];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5 薛克翘;;印度密教大师萨罗诃及其证道歌[J];南亚研究;2011年03期
6 格列丹增;试论噶当派的兴起原因及历史影响[J];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7 张虽旺;;宗喀巴创建格鲁派的历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张虽旺;;克珠杰皈依宗喀巴的缘起[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朱璇;;印度现代新佛教圣典《佛与佛音》四个基本问题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10 洲塔;杨建英;;关于吐蕃赞普达玛禁佛的两个问题之探讨——对“禁佛”之正名与达玛之评价[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黄杰华;汉藏宝,
本文编号:518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1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