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18:04

  本文关键词: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岳石窟 装饰图案 佛教


【摘要】:巴蜀石窟艺术多为晚唐、五代、两宋的作品,与我国北方的石窟艺术相比出现时间较晚。安岳石窟艺术当属中国石窟艺术的晚期石窟精品。其不仅有北方石窟艺术南移的遗风,而且在遵循佛教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其装饰图案类型、装饰图案特征、风格演变方面都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感。不仅有民族化、地方化的艺术风格,还有丰富的内容形式。这自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由北向南传入路径有关。虽然王朝闻先生把安岳石窟总结为历史悠久、内容繁多、造像精美、雕凿华美四大特色,并在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中有着上启广元、巴中石刻,下承大足石刻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为止对安岳石窟造像艺术的系统研究任然相对薄弱。从装饰图案角度对安岳石窟进行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脉络,亦未全面、深入的揭示其艺术形式。 本文主要研究对像是安岳石窟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初唐)卧佛院、(明代)木门寺、(初唐)玄妙观、(初唐)千佛寨、(中晚唐、五代)圆觉洞、(两宋)华严洞、(两宋)毗卢洞、(两宋)茗山寺以及(两宋)孔雀洞共9处组合而成的石窟群。本文是站在前人对各石窟分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理论及方法,通过多次对安岳石窟造像进行实地考察,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典籍资料,以构成要素为视角,从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中探讨安岳石窟的装饰图案特色。论文重点对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的类型分析与艺术特点进行研究,以及装饰图案产生的背景和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从植物装饰图案、动物装饰图案、飞天装饰图案、背光装饰图案、其它装饰纹样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启迪六方面对安岳石窟装饰图案进行阐释与解读,以阐明宗教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对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的影响,传达出安岳石窟独有的审美意蕴,呈现出安岳石窟佛教装饰图案的整体面貌,并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形式美法则,论证其对现代设计的指导作用,并以此深度挖掘其内在的多重价值,并给现代的设计观念继承性创新以启迪。本文希望通过对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研究,目的在于丰富其理论,突显安岳石窟在中国石窟体系中的独有价值。从而得到更多专家学者乃至政府机关的重视,以便为妥善保护和开发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希望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不断挖掘其装饰独特性,并以此为平台,打造巴蜀特色的石窟纪念品,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寻求更为长远、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安岳石窟 装饰图案 佛教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5
  • 1.1 论文选题缘由9
  • 1.2 课题的学术性和现实意义9-10
  • 1.2.1 研究的学术意义9-10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0
  • 1.3 国内外现状综述10-11
  • 1.3.1 国外的研究综述10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0-11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1-13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1.4.2 研究的方法12-13
  • 1.5 课题的创新之处与拟解决关键问题13-14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13-14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4
  • 1.5.3 存在的问题14
  • 1.6 论文的可行性论证14-15
  • 2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产生背景15-23
  • 2.1 经济环境15
  • 2.2 历史渊源15-16
  • 2.3 自然环境16-18
  • 2.4 造像缘起18
  • 2.5 宗教背景18-21
  • 2.5.1 儒、释、道三教与安岳石窟19
  • 2.5.2 密宗、显教、禅宗、净土宗与安岳石窟19-20
  • 2.5.3 石窟分布情况20-21
  • 2.6 本章小结21-23
  • 3 安岳石窟植物装饰图案23-41
  • 3.1 唐代、宋代植物装饰图案23-30
  • 3.1.1 唐代卷草图案23-25
  • 3.1.2 宋代花草图案25-30
  • 3.2 莲花装饰图案30-38
  • 3.2.1 唐代莲花图案31-33
  • 3.2.2 五代莲花图案33-34
  • 3.2.3 宋代莲花图案34-38
  • 3.3 本章小结38-41
  • 4 安岳石窟动物装饰艺术41-57
  • 4.1 麒麟与狮子41-45
  • 4.1.1 麒麟41-42
  • 4.1.2 狮子42-44
  • 4.1.3 麒麟与狮子形象的演变44-45
  • 4.2 孔雀45-46
  • 4.3 峇\C46-47
  • 4.4 龙47-50
  • 4.4.1 安岳石窟中龙形图案的应用及分类49
  • 4.4.2 龙图案造型特点及图像语义49-50
  • 4.5 白象50-51
  • 4.6 马51-52
  • 4.7 其它动物图案52-55
  • 4.8 本章小结55-57
  • 5 安岳石窟飞天装饰图案57-65
  • 5.1 唐代、五代、宋代时期飞天57-61
  • 5.2 飞天特征61-63
  • 5.2.1 形式美61
  • 5.2.2 世俗美61-62
  • 5.2.3 真善美62
  • 5.2.4 色彩美62-63
  • 5.3 本章小结63-65
  • 6 安岳石窟背光装饰图案65-75
  • 6.1 唐代背光65-70
  • 6.2 五代背光70-71
  • 6.3 宋代背光71-72
  • 6.4 本章小结72-75
  • 7 安岳石窟其他装饰图案75-89
  • 7.1 华盖75-79
  • 7.2 祥云79-83
  • 7.3 文字图案83-84
  • 7.4 其它图案84-87
  • 7.5 本章小结87-89
  • 8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89-95
  • 8.1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89-92
  • 8.2 本章小结92-95
  • 9 结语与展望95-101
  • 9.1 结语95-100
  • 9.1.1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类型95
  • 9.1.2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审美特征与审美意蕴95-96
  • 9.1.3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形式美感96-97
  • 9.1.4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艺术特色97-98
  • 9.1.5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多重价值98-99
  • 9.1.6 安岳石窟装饰图案独有特色99-100
  • 9.2 展望100-101
  • 致谢101-103
  • 参考文献103-105
  • 附录105-106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5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得奖情况:105-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J];敦煌研究;1992年03期

2 王惠民;论《孔雀明王经》及其在敦煌、大足的流传[J];敦煌研究;1996年04期

3 张划;安岳大般若洞怪图辨析[J];四川文物;1997年02期



本文编号:51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1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