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视域中“逍遥”观念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7-25 21:36
本文关键词:佛教视域中“逍遥”观念的考察
【摘要】:僧人对庄子逍遥思想的诠释是佛道交涉中的重要内容。"逍遥"在格义的语境下是被理解为佛教的价值旨趣的。而随着僧人对格义弊端的反思及佛道论衡的深入,僧人十分重视分判佛道之异,反对简单地混同庄子逍遥与佛教解脱。当三教会通渐成趋势之后,僧人们从更深入的层面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并立足于佛教立场对逍遥思想予以重新定位和解释。由于宗派的不同,各家对逍遥思想的解释也不甚相同,如华严宗的德清会把逍遥境界解释为初禅天之乐,而禅宗的道盛仍会直接用"逍遥"表达佛教旨归;不过他们之间也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会认为只有破除"我执"才能实现逍遥。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佛教 庄子 逍遥 破我执
【分类号】:B948;B223.5
【正文快照】: 汤用彤先生在《文化的冲突与调和》一文中指出:“外来思想之输入,常可以经过三个阶段:(一)因为看见表面的相同而调和。(二)因为看见不同而冲突。(三)因再发现真实的相合而调和。”1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的僧人采用的“格义”方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僧人对佛道的“分,
本文编号:573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7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