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修养论与佛学
本文关键词:朱熹的修养论与佛学
【摘要】:朱熹是宋明儒者的杰出代表,其学说体系被称为“理学”。朱熹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同时也作了很大发展,其对佛学的吸收与融摄即是这种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这种吸收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本文主要探讨朱熹理学体系中的修养论与佛学的关系。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朱熹与佛学的因缘。朱熹出生在一个佛禅气息颇浓的家庭中,受家庭环境影响,朱熹对佛学难免不产生好感。后来朱熹所师事之“三先生”,无一不偏好佛禅,这对朱熹亦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部分探讨朱熹“静坐”与佛学的关系。朱熹为学主张静坐,以此为体认“天理”准备主观条件。这与佛教禅定思想类似。禅定也正是要修习者端正此心,进而体验佛性。第三部分探讨朱熹“格物致知”与佛学的关系。朱熹主张道德修养要由渐修而达顿悟,也即是要通过“今日格明日格”的格物工夫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这与佛教的渐修、顿悟也有着密切关系。渐修和顿悟是佛教的重要修习方法,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某种程度上正是通过捏合佛教渐修、顿悟的理论而形成的。 朱熹一生排佛不遗余力,但对佛学亦有许多吸收与借鉴,比如他的“静坐”和“格物致知”说都对佛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借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朱熹对儒学的复兴正是通过对佛学的借鉴而完成的。
【关键词】:朱熹 修养论 佛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 先行研究概况9-11
- (二) 宋明理学与佛学的关系11-14
- 第一章 朱熹与佛学的因缘14-24
- (一) 朱熹的家庭佛缘14-15
- (二) 朱熹对佛学的理解15-18
- (三) 朱熹与佛僧的交往18-24
- 1、与道谦禅师的交往19-20
- 2、与慧明法师的交往20-21
- 3、与其他佛僧的交往21-24
- 第二章 朱熹的“静坐”与佛学24-32
- (一) “静坐”与“禅定”的共同点24-27
- 1、“存天理,去人欲”与灭欲成净25-26
- 2、“心定理明”与住心看净26-27
- (二) “居敬涵养”与“禅定”的关系27-32
- 1、“收敛此心”与“断绝思虑”28-29
- 2、“主一无适”与“常惺惺法”29-30
- 3、“敬知双修”与“定慧双修”30-32
- 第三章 朱熹的“格物致知”与佛学32-45
- (一)“格物致知”与禅修的目的32-37
- 1、“行即是理”与“尽是佛事”33-34
- 2、“自明诚”与“反本归极”34-35
- 3、“寻个是处”与“体验佛陀”35-37
- (二) “格物致知”与“看话禅”37-40
- 1、“时节因缘”与“无心”37-39
- 2、“即物穷理”与“离物谈真”39-40
- (三) “格物致知”与“渐修顿悟”40-45
- 1、“宝珠”、“心镜”之喻与佛禅41-42
- 2、“今日格明日格”与“渐修”42-43
- 3、“豁然贯通”与“顿悟”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1
- 后记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兆泉;胡晓静;;张h;《孟子说》及其思想探析[J];求索;2011年06期
2 张全明;;朱熹对科举态度的转变及其改革主张[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3 陈来;;朱子学与阳明学及其现代意义[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金春峰;;对朱熹哲学思想的重新认识——兼评冯友兰、牟宗三解释模式之扭曲[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遵沂;;李侗对朱熹思想的影响[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恩佳;;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在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锦全;;朱熹思想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林英颐;;试探朱熹思想对闽北民俗的影响[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杜朝由;;20’《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在北海市隆重召开[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贤杰;朱贤才;;朱熹与衢州[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7 方利山;;朱熹思想之创新[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成儒;;,
本文编号:573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7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