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贝格尔宗教社会学述评

发布时间:2017-07-26 15:46

  本文关键词:贝格尔宗教社会学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宗教 意义 世俗化 去世俗化


【摘要】: 贝格尔是一位活跃于二十世纪末的宗教社会学家,他对宗教的本质、功能的阐释以及宗教与世俗化关系理论曾受到宗教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其后期对世界各地区宗教的考察研究以及对宗教的存在和去世俗化理论的阐释,都形成了与前期理论的颠覆性转变,引发了人们对其宗教社会学无尽的思考。本文将从贝格尔的主要著述着眼,探讨其宗教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整个宗教社会学理论作出解析和评述。
【关键词】:宗教 意义 世俗化 去世俗化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导言7-10
  • 第一章 宗教的本质与功能10-24
  •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建造世界的主要活动10-14
  • 一、外在化、客观化和内在化理论的阐释10-13
  • 二、宗教是"用神圣的方式进行秩序化的人类活动"13-14
  • 第二节 宗教的功能——维系社会稳定的手段14-23
  • 一、宗教对社会制度和社会角色合理性的论证14-17
  • 二、宗教对无秩序现象提供的合理化解释——宗教神正论17-20
  • 三、合理化论证的基础——宗教的异化力量20-23
  • 本章小结23-24
  • 第二章 世俗化背景下的宗教24-37
  • 第一节 古老宗教孕育的"世俗化的种子"24-28
  • 一、世俗化在新教体系中的表现24-25
  • 二、古代宗教中的"世俗化的种子"25-27
  • 三、天主教与世俗化的特殊关系27-28
  • 第二节 世俗化引起的宗教两级分化与多元化28-32
  • 一、世俗化进程带来的宗教两极分化28-30
  • 二、世俗化与多元化的关系30-32
  • 第三节 宗教的未来——残破的"神圣的帷幕"32-36
  • 一、当代新教神学危机的"拯救"历程33-35
  • 二、面临世俗化的其他宗教35-36
  •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世俗化中的"超自然存在"37-46
  • 第一节 "使相对化者相对化"——逆向"投射"理论37-40
  • 一、"使相对化者相对化"37-39
  • 二、投射理论与逆向投射理论39-40
  • 第二节 日常经验中的超自然存在40-45
  • 一、"归纳信仰"的提出和对弗洛伊德"宗教作为幻觉"思想的借鉴41-42
  • 二、日常经验中超自然存在的五项论证42-45
  •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发展和理论诘难46-57
  • 第一节 对现代化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注的实践探讨46-49
  • 一、宗教复兴的原因46-47
  • 二、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关注47-49
  • 第二节 从世俗化理论到去世俗化理论转向的理论探讨49-55
  • 一、自我努力与自我否定49-51
  • 二、对他人思想的借鉴与引申51-53
  • 三、理论对手诘难下的妥协与自省53-55
  • 本章小结55-57
  • 第五章 理论评价及其启示57-68
  • 第一节 贝格尔宗教社会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57-65
  • 一、对宗教社会学一般理论的继承58-59
  • 二、对非宗教信仰思想的吸收及个人立场的变化59-60
  • 三、由宗教外在观念到内在主体原因的发掘60-62
  • 四、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62
  • 五、与同期尼布尔、卢克曼相近思想的比较62-65
  • 第二节 贝格尔宗教社会学思想的局限性65-66
  • 本章小结66-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4-7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洪东;;费尔巴哈与贝格尔宗教“异化”说比较研究[J];宗教学研究;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577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77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